春城年味不一般 传统有了新表达

11.02.2019  09:10

正是一年风景美,万紫千红报春光。新春佳节已至,己亥年味正浓。写春联的红纸、煮长菜的青菜、用来“翻梢”的甘蔗、新制的饵块、印着“”字的米花糖……这是属于昆明人的年滋味。

老昆明人过年那叫讲究

老昆明人过年,是十分讲究的。

连平日里稀疏平常的剃头这件小事,到了过年,都变得十分有仪式感。

2月3日,呈贡龙街正街,赵凤永的剃头铺子忙得很。“除了‘龙抬头’那天,这两天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了。大家都要来剃头、刮脸,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过个年。”地上满是潮湿的碎头发,赵凤永熟练地给客人打胰子。不到20分钟,一个板寸就剃好了,热水一抹,脸上的胡茬也没了,客人高高兴兴一抹头顶,再摸摸脸颊,掏出10元钱摆在凳子上,满意地离开。在小凳上等位的人,麻利地上位。

赵凤永说不清,这个年俗到底是从什么时候传下来的。“或许从爷爷那辈,也或许从爷爷的爷爷那辈。

昆明民俗文化研究者叶铸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老昆明”,他还记得在他小时候,昆明城里有很多山神庙,一到过年就十分热闹。

除了祭祀,清洁也是一项大工程。

现在条件好了,我还记得上世纪50年代那会儿,家家户户还得上澡堂子洗澡,年前澡堂子可挤了,大家都要忙着大年三十之前从头到脚洗个干净,初一换上新衣,崭新地开始。”叶铸说。“后来我有了儿子,每年过年之前,我也要领着他到澡堂子里洗个澡、搓搓背。”叶铸现在还记得,位于顺城街那个大澡堂子里氤氲的热气。而年前的大扫除也是家里的大工程。“以前都是一大家子人一起动手,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一遍,但现在孩子们都忙,我们年纪大了也做不动了,都是提前订好家政服务来家里。”叶铸说。

作为离昆明呈贡新区最近的一条乡街子,年前的龙街,无论是对周边的村民还是主城区的居民,都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赵芝芳坐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从王家营村来到龙街。她是来摆摊的,售卖手工缝制的“虎头鞋”“小鱼帽”“小白兔鞋”“虎头帽”。所有花样、缝制的手法都是从奶奶辈传下来的,或许更早。“过年要给娃娃买新衣新鞋,穿虎头帽虎头鞋,寓意让小娃娃平安长大。”说到“小鱼帽”,赵芝芳抖了抖帽子后沿像是鱼摆的部分,“我们都是生活在滇池边的人,祖上都是渔民,做这种小鱼帽,是为了能年年有鱼(余)。

讲究的事情,还有很多。即便年轻一辈儿的昆明人,也不会陌生。

我从小时候开始,每年过年一定要雷打不动地跟我妈去逛年货街。”27岁的昆明人赵晓迪说。“年俗具体说起来好像很难概括,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比如我妈一定要求大年三十之前洗澡,然后正月初一到初五不能动刀,所有的吃食都得提前备好,要炸酥肉、要煮长白菜,一直吃到初五,说是常吃常有。

从“赶街”到网购年货

今年,“90”后张艺选择网购年货。“年末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完全没时间去采办。说实话,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年货其实除了年饭必备的一些食材外,其他没什么好买的。现在网购省事省力,一键下单就能送货到家。

今年的年货,张艺为家人网购了鲅鱼饺子、海鲜、进口水果、糖果等。在张艺的记忆里,以前父母都是领着他去翠湖边的年货街备货的,“小时候一到过年,年货街就人山人海,板鸭、各类酱菜、腊肉、香肠……都是年的味道。父母每次领我去买年货都至少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这些年货不单是给自家备的,还得准备好送给亲戚朋友的,我妈经常买完又折回去再买,就是因为走着走着突然想起来还有某个亲戚的那份忘了买。”跟着父母一起逛年货街的张艺已经长大,赶年货街的方式也已经发生改变。习俗“”的是形式,“不变”的则是喜庆团圆的永恒内涵。

舌尖上的年味承载家的味道

土生土长的昆明姑娘王茜作为一枚吃货,年前就决定从“”上下手,让一家人把这个年过得更有味道。为了准备好过年期间的食材,王茜大约半个月前就开始准备:到附近县区乡街子“赶街”,买土鸡、火腿、印着“”的米花糖、软糯的饵块;去乡下吃“杀猪饭”,顺带采买腊肉香肠……

黄条、长白菜、杂糖、炊锅、佛手酥、四喜汤圆、煮白肉……王倩从姥姥那里知道了许多老昆明过年必备的吃食,“据姥姥说,昆明人大年三十晚上就要预备好至少5天的吃食,老昆明过年都要煮长白菜、炸黄条(酥肉)、做粉蒸肉、千张肉等热一热就能吃的菜。”对于王倩来讲,意味着常吃常有的长白菜并不难做,而粉蒸肉、千张肉在姥姥的指导下也做得有模有样,但炊锅并不好找。“炊锅就是昆明人的火锅,最讲究的炊锅用白银敲打而成,稍差一点的炊锅用白铜、紫铜、黄铜或铝做成。现在市场上能买到最好的炊锅基本都是黄铜质地,价钱不算便宜,接近700元一个。”王倩说,为了买到炊锅,她甚至到餐馆里向厨师打听,最后好不容易才买到了。

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在厨房里忙出忙进一天之后终于坐了下来,围着桌子,炊锅咕嘟咕嘟冒着烟气,食物上面都蒙了一层亮亮的油光,一家人有说有笑。”王倩说,炊锅的味道并不如餐馆里鲜美,但年饭,吃的就是亲人们团聚在一起的那份欢乐。(昆明日报 记者李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