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04.04.2019  15:50

  “我虽然有残疾,但不想成为社会的包袱,想靠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去年获得“光荣脱贫户”的祁建忠,一席话说出了昌宁县许多贫困群众的共同心声——增收致富最终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这种共识的形成,源于昌宁县在脱贫攻坚中,有效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合力。

  比发展比变化比进步

  祁建忠家住昌宁县耈街乡新厂村平坦寨易地搬迁安置点,今年刚刚开春,他便开始忙着养殖。祁建忠2008年因患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右腿留下了终身残疾。正当别人以为他会从此一蹶不振的时候,他却开始种植烤烟。2015年,祁建忠主动申请在自家地块上建设烤烟房,为周边20户农户烘烤烟叶。2018年,祁建忠又将安置点闲置下来的15间猪圈租赁下来,买了10头母猪和40头仔猪发展养殖业。“我觉得各级的政策已经非常好了,只要我们自己肯努力,致富不是问题。”祁建忠说。

  祁建忠是昌宁县众多自立自强的困难群众代表之一。自脱贫攻坚开始以来,昌宁县始终把“扶志”作为重要内容,扎实开展“三讲三评” 和“五亮五比五促” 活动,着力增强群众主体意识。同时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百名讲师进百村”主题宣讲、“脱贫攻坚送戏下乡”巡演、“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等活动,形成了村村比发展、户户比变化、人人比进步的良好氛围。

  学农技强培训增技能

  今年开春以来,昌宁各个乡村田间地头都有农技人员忙碌的身影。农技人员或“点对点”一家一户指导,或分片分组召开现场培训,把农民需要的科技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

  近日,昌宁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熊健和技术人员分组来到村组,结合乡镇林业技术服务中心开展木本油料提质增效项目的指导培训。据熊健介绍,今年昌宁县木本油料提质增资项目共规划实施11万亩,项目区全部为贫困村,其中核桃10万亩、坚果1万亩。

  耈街乡栗木村种植户谢映洪家种了7亩核桃,通过参加核桃管护培训,他不仅提高了核桃管护水平,还种植了5亩坚果。

  昌宁县针对农业产业发展,注重把“扶智”与“扶志”有机结合,加强实用农业技术的培训。积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扎实开展科技培训,让每名贫困劳动力能掌握1至2门技能,成为“在家能种能养、外出能稳定就业、有机会能自主创业”的劳动力。同时,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带动能力,引导和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和发展专业合作社,探索出“租赁返聘模式”“挂靠帮带模式”“龙头带动模式”“抱团经营模式”“代种代养模式”5种模式,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加入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参加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提升脱贫致富能力。

  环境好家园美劲头足

  “回去后,我也要给大家讲解环境卫生标准,把我们村民小组整治得跟松山一样干净舒适。”更戛乡西桂村小桥洼村民小组长李学明到温泉镇松山村“取经”后,深有感触地说。

  自去年10月下旬以来,温泉镇松山村成为昌宁许多乡村干部学习之地,大家前来学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经验。松山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动手、人人爱惜的好习惯。松山村党总支书记王子江说,松山村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正向着“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的目标迈进。

  在脱贫攻坚中,昌宁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脱贫攻坚的成效来抓实,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最关键的问题突破,从群众最关注的地方抓起,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和提升。在此基础上,着力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建立管护、投入、监督、激励“四个机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形成群众主动支持、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现在农村环境越来越好,这些都是党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72岁的村民于信廷说。

  记者 李海球

  通讯员 吴再忠  文/图

鲁甸县召开决战脱贫攻坚誓师大会
  近日,鲁甸召开决战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云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