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电影"红楼梦"票房惨淡 导演:连骂的人都没有

16.07.2015  17:42

    盛夏骄阳似火,导演龚应恬的内心却“冰冷彻骨”,他所执导的昆曲电影《红楼梦》自7月8日上映以来票房惨淡,甚至出现了还没上映就已被影院“下线”的难堪。在一片青春商业电影的躁动中,昆曲电影《红楼梦》优雅落寞的身影如同一位“葬花人”,面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落花悄然扑地,只能独把花锄偷洒泪。

    前晚,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龚应恬的语气中不仅有无奈,还有一种“洒上空枝见血痕”的悲愤:“我对这部影片最大的要求是,哪怕你走进来能坐下安静地看5分钟呢?可就是这5分钟,观众也不愿意给;哪怕有人能出来骂几句,说我拍得不好呢,可悲的是没有人看,连骂都懒得骂。”但同样是这部电影,在国外放映时,却是知音众多,有买不到票的观众甚至是站着看完了160分钟的影片。

    唯一让龚应恬稍感安慰的是,他的父亲看到了这部电影,“我刚从老家义乌回来,父亲病危了,他是‘红楼迷’,我庆幸在他生前,让他看到了这部电影。

    排挤

    跟《红楼梦》要票房,就像和曹雪芹要发行量

    除了获得金鸡奖最佳戏曲影片奖外,在去年底的第12届摩纳哥国际电影节上,《红楼梦》获得了最高荣誉“最佳影片”天使奖、最佳服装和最佳音乐奖,评审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昆曲电影《红楼梦》用现代电影手法,将600多年的中国昆曲和200多年的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完美融合,影片构思新颖,演员表演朴素无华,昆曲唱腔形神兼备,影片服装美轮美奂,音乐凄美动人,天地肃杀,交融出一曲凄美的红楼挽歌,令人迷失与沉醉”。

    而在美国、法国、英国的几次走出国门活动中,《红楼梦》都一票难求,让观众惊艳,在法国巴黎放映时,只能容纳300人的影厅内涌进了逾500人,很多人是蹲坐在影院过道的台阶上看完160分钟的全片的。可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在国内上映却遭遇了无人理睬的尴尬。

    尽管龚应恬原本对《红楼梦》的上映并无票房要求,但《红楼梦》遭到的扼杀生存权的排挤却让他感到愤怒与悲哀,“票房不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想做的是让年轻观众接触传统文化和昆曲之美,不能等喜欢这些艺术的老人们都过世后,古典文化在中国就真成了无人关心的遗产,我曾说过,跟《红楼梦》要票房,就像和曹雪芹要发行量,我们所希望的只是让焦躁、无法定下心的年轻人安静地看5分钟,我相信他如果能坐下来5分钟,一定会关注这种艺术的,可是让我生气、悲哀的是,就是这5分钟,他们都不愿意给。”

    在龚应恬看来,可悲的不只是票房,而是深陷物质时代中的人们,“不要说昆曲的传承,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字是哪两个字,我们去外地时,有人问,‘什么是昆曲?昆曲是什么曲’,我并不排斥《小时代》这样的电影,我只是觉得《小时代》与《红楼梦》之间的桥梁没有那么容易沟通。”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