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项目会办常态化 高效率初显成效

16.11.2015  11:31

11月4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喜良主持召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协调推进会,集中对今年21个投资项目进行会办,能办理的直接明确解决时限,暂不能办理的,相关部门必须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案。

同一天,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包保责任制的通知》和《关于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的通知》两份文件,旨在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四季度完成1000亿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

从11月6日开始,昆明的项目会办进入“每日一会”模式。以刚过去的一周为例,5个工作日里,“日办会”每天都举行,每次集中会办的项目从几个到十几个不等。即便是11月14日周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刚依然主持召开“周办会”,对11月6日以来没能解决的14个项目再次进行会办。

种种迹象表明,昆明的项目会办已呈常态化,一场致力于“政府提效率、企业增效益”的攻坚战已然打响。

动真格解决问题

政府的效率高一点,企业的效益就会好一点。政府工作转作风,就是要多担当、主动作为,弯下腰身,服务好企业、服务好项目、服务好广大投资人。”11月4日的推进会上,王喜良的一番话为此后的会办会定下了高效务实的工作基调。

11月10日,对西山区2013年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昆玉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等12个项目集中进行会办。项目汇报过程中,主持人市长助理李河流不时用“不要说意义,直接说问题”“不要解释原因,直接提解决办法”这样的语言打断责任部门略显冗长的汇报。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没想到有这么高的效率,项目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一一答复。”走出会议室,西山区2013年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承建方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存在的限价房销售政策不明确等3个问题在会上均明确了具体的时间表,相关部门也会予以跟踪督办。

和初次参会的这位负责人不同,昆玉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滇南指挥部党工委书记王家平已不止一次参加类似的会议。但他同样感受到和过去不一样的地方:力度更大,效率更高,解决问题更直接。

高效率初显成效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每天一次的预备会协商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种时候,就要把“疑难项目”提交给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常务副市长牵头召开的项目推进会办会上再次进行会办。

11月14日,何刚主持召开项目推进会办会,对预备会上没能解决的14个项目再次会办。会上,他强调,会办的目的一是为项目解决困难、提供条件,立竿见影地在年底前解决相关问题,二是督促有关部门加大推进力度,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投资计划。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11月4日集中会办的21个投资项目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截至11月14日,21个项目涉及的46项工作,已按时办结4项,提前办结2项,未办结5项,剩余工作正在按时限要求推进。

以提前办结的浪潮云计算产业园及昆明呈贡科技信息产业园区创新孵化中心两个项目为例,项目涉及的省市级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已缴清,减免区级补偿费已形成专题报告于11月10日上报市政府待批,呈贡区政府也已下发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不纳入土地成本文件。而按照此前时限要求,这一工作的办结时间为11月30日。

强督查追踪落实

客观来讲,由于对问题情况掌握不全面,协调配合不足等原因,21个项目涉及的46项工作的推进情况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市政府目督办主任毕强坦言,一些责任单位未能充分认识建立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对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企业、促进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意义,工作思路和方法依然还停留在固有的思维模式上。

在毕强看来,《关于建立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包保责任制的通知》明确要求建立的区域包保责任制和行业包保责任制,就是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的人、具体的项目,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建立包保责任制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厘清责任清单,各县区、开发(度假)区主要领导是属地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市级行业部门主要领导是行业项目的第一责任人。”毕强指出,辖区内的项目由各县区、开发(度假)区负责推进协调,市级行业部门予以支持配合;跨区域或市级主导的项目则由市级行业部门统筹协调,县区具体负责推进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责清晰的责任体系和相互支持、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

毕强表示,市政府目督办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持续对会办会议研究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办,特别是重点对各县区、开发(度假)区以及市直部门建立运行本级、本部门投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以及市政府11月4日会议未办结的任务,加大督办力度,并按要求及时向市政府通报办理落实情况。(昆明日报 记者殷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