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非遗”看着很精彩 传承有点“苦”

21.06.2015  14:05

官渡古镇糖画。记者杜文蕾/摄

    “非遗传承”,一个近几年才热起来的词语。说起昆明的“非遗”文化,昆明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乌铜走银、滇剧、糖画、官渡手工饵块。端午节期间,正是这些“非遗”文化表演为官渡古镇聚集了不少人气。然而,这些文化在传承和保护上却面临诸多困难。

     “非遗”端午很精彩

    在昆明,过端午节也有许多习俗,如吃粽子、吃芽豆、挂艾叶、饮雄黄酒等。“民俗文化是不断变化的,有的传统习俗会逐渐消失,而新的内容也会补充进来。”滇剧传习馆馆长张雄说,但无论怎么变化,该有的传统文化终究少不了。每年端午节滇剧传习班子都会坚持演上几出,尽管电视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老一辈昆明人仍然会到官渡古镇看上一出《白蛇传》。

    滇剧的表演善于刻画人物和富于生活气息,具有汉族民间歌谣的风格。下午4点,官渡古镇滇剧传习馆古渡梨园内座无虚席。演员们稍作休息后,便又唱起下一场。“每年端午节,都少不了《白蛇传》这个‘时令戏’。市民熟悉也喜欢看,好像这天不演,这个节就过得没有趣味了。”张雄说,今年,在滇剧传承者们的执著和坚持下,滇剧班子的演出从每周2次增加到每周4次,演出让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滇剧,但也给班子的运作带来不少困难。

    为将滇剧传承下去,滇剧班子在张雄的张罗下走进机场、学校,用主动融入现代社会的方式,不断摸索生存发展之道。“我们的观众中,大多是老年人,但近两年也逐渐有年轻人了。在滇剧传承者的执著和爱好者的支持下,传承是有希望的。”张雄说。

    一炉、一锅、一勺、一尺、一把刷子、一面画板,简单的六件套,便组成糖画的“加工工坊”。一双灵巧的手拿着铲子在画板上不停地勾画着,不到2分钟,一个精美的女孩头像便跃然眼前。20年前,朱纹忠通过自学成为糖画传承人的一员。如今已经49岁的他在昆明很多地方摆过摊,因为官渡古镇对“非遗”传承人免收摊位费的优惠政策,他最终将摊点落户于此。朱纹忠说:“做这行收入不高,且讲究手艺,虽然每天都有人来询问要学手艺,但至今为止只在去年招收过一个学徒。徒弟学得也不错,只希望自己和徒弟都能把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师傅”们的苦恼

    保护和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两大命题。

    “目前,昆明有228项非遗保护名录,160余名各级非遗传承人,大多数‘非遗’都建立了文化传习馆,但传承仍然后继乏人。”昆明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蔡玲介绍,传承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个人传承,带徒弟跟着学,一种是群体传承,通过组织形式,集中时间让传承人来带,不管什么方式,都存在如何让弟子留下、经费如何解决的问题。

    “非遗”文化,大多以手工技艺见长,要得到良性和可持续发展,首先就得找到传承人。然而,最大的瓶颈就是难招收弟子。“说白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因为工资少,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除非是真的喜欢,不然很多人宁可打工也不愿学这些东西。”蔡玲说。

    对于发展难题,昆明鼓励“非遗”走市场化道路。但张雄认为,并不是所有“非遗”都能市场化。“非遗”最强调的就是手工制作,目前在市场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传统手工艺,另一类是歌舞乐传统。对歌舞乐来说,市场化道路的摸索是最为严峻的。

    “我们现在做‘非遗’保护是为了尽量延长它的生命,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传承,会更多地采取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录像、采访等形式大量地记录‘非遗’,让百姓越来越多的熟知这一文化,并主动参与到保护行列中来。”蔡玲说。(昆明日报 记者蔡靖妮)

编辑:上官艳君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