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重塑古滇文化的责任与担当

01.06.2015  12:31

201艘画舫游船依次排开,具有古滇文化特色的码头,游客在湿地里游憩赏玩,也可以乘船在滇池上观光休闲、联谊交友……2000年过去了,从“庄蹻入滇”开始,古滇都邑这块土地不知经历多少风云变幻,而2015年国庆节,消失的古滇文明将在这片土地上重现,一期工程预计总投资237亿元的“古滇文化旅游名城”将开门迎客,首次揭开神秘面纱的是4个主体旅游功能项目,游客们到时可一步“穿越”回到2000多年前的古滇文明,体验神秘的滇文化。

它一诞生就不平凡,两个肩膀都扛着责任。”晋宁古滇历史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徐波直言,一边担着传承与发展云南历史文化,让游客领略神秘古滇文明的重担,一边担负着引领新一轮经济与民生发展的重担。

再现,一步穿越回古滇

1956年11月,沉睡了千年的蛇钮滇王金印在石寨山6号古墓泥土中被发现,为那个在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留下记载的神秘古滇国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2012年4月27日,九届省委第十二次常委会决定,在全省重点打造十大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其中选址晋宁的古滇文化旅游名城项目位居首位。

2012年10月26日,118天后,古滇文化旅游名城项目在人们的期盼中正式启动建设。这个项目承载的使命,就是引领现代的人类穿越到曾经辉煌的古滇文明。

2013年8月30日,一期工程24个公益性、半公益性子项目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实现在云南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中率先开工、率先建设。

2015年4月22日,由市政协领导带队对古滇项目进行了视察,为建言和助推项目发展,古滇项目的建设情况被市政协将列为2015年重点视察项目。

2015年10月,滇海古渡大码头、滇池城市精品湿地、湿地管理用房、千亩樱花谷4个项目预计于国庆期间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67亿元。

古滇文化旅游名城项目将打造成具备精品文化项目、精品旅游景点、云南最大的旅游集散中心三大功能。由文化体系、旅游体系、城乡统筹开发体系、环境保护体系组成4大体系和古滇博物院、古滇大剧院、民族团结广场、古滇民族部落、滇海古渡大码头和湿地公园6大核心建筑构成。

同时,古滇项目还具有传承历史的作用。尽管有古滇国的实证,还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青铜器,但是真正展示给后人的却很少,为了让游客们能够实地体验古滇气息,古滇项目把中国西南独树一帜的青铜文化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以红山为中心,打造十字形的古滇文化旅游核心轴线,南北向依次呈现古滇博物院、古滇民族部落风情商业街区,形成古滇文化展示和体验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古滇博物院等公益性项目的建成,将真正实现“从地下走到地面、从无形走到有形”的历史文化旅游新模式。

在项目上的每一天,都是不平常的,因为随着工程的推进,整座古滇文化旅游新城将慢慢呈现出来。”项目建设方负责人感慨地说。这些体验式为一体的项目,将让游客一脚踏进项目,就有穿越到“古滇文明”的感受。项目建设的过程,也不仅仅是简单平地、打桩、建房和恢复历史遗迹的过程,而是走进历史、领悟文化、挖掘博大精深历史文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