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较场中路“扶贫年货街” 高寒山区农产品平价义卖

02.02.2016  10:37

货真价实是本次扶贫年货街的最大特点。实习生刘晓帆/摄

  高山洋芋2元/公斤、农家火腿55—70元/公斤、乌骨土鸡60元/公斤……这是昆明市四川眉山商会为帮扶禄劝县则黑乡、马鹿塘乡脱贫致富,在昆明五华区教场中路78号开设“扶贫年货街”义卖的场景。

   没“卖相”但一定“原生态

  据马鹿塘乡马鹿塘村村委会支部书记兼主任陈开聪介绍,本次从上述两个乡共运来了近100种农副土特产品,包括白芸豆、花椒、松子、火腿、蜂蜜、土鸡等,均是各村小组长挨家挨户收集后,汇集到本次“扶贫年货街”的。因此,展出义卖商品虽没有卖相,但一定能保证产品的原生态。

  则黑乡、马鹿塘乡是位于昆明最北部的边远山乡,与四川会东县隔金沙江相望,是集边远山区、高寒地区、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于一体的深度贫困地区,也是云南省级贫困乡之一。

  “目前两个乡人口约2.16万人,其中年均收入低于2800元的有3810人。”陈开聪说,在海拔276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连玉米都种不出来,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只有依靠洋芋、白芸豆、松子等。但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变,这些为数不多的经济作物,也难以变卖;即便是有商贩进山,收购价也极其低廉;村民到集镇销售需要三四个小时出山,还不一定能卖出去。

   无偿提供年货街场地

  村民“货难卖”的种种窘迫,昆明四川眉山商会在获悉后伸出了援助之手。“去年底,商会应邀参加了禄劝县组织的‘扶贫脱困开发行’的联系会,掌握了上述两个山乡的贫困情况后,随即安排人员去调研。” 昆明四川眉山商会会长刘忠华说,一边是优质的农副产品,一边却是村民难以卖出,看到这样的现状,商会决定在昆启动“扶贫年货街”。

  “雪中送炭啊!”陈开聪感叹道,眉山商会不仅无偿提供近2000平方米的“扶贫年货街”场地,还为每个村的销售代表免费提供住宿。为了让散布在各家各户的农副产品形成供应规模,禄劝县和眉山商会发动村民,以村为单位推荐一名代表,负责该村农副产品的收集整理,再集中运到本次年货街。

   货真价实变资源为资本

  据一名商贩介绍,本次“扶贫年货街”上所卖产品与批发价相差不大,但品质更有保障。以洋芋为例,目前市场上的新洋芋至少是2.5—4元/公斤,但年货街上的洋芋只需2元,并能保证是高山洋芋。陈开聪介绍,每公斤洋芋需要返给农户1.75元,其余0.25元包括运输、村销售代表、党建提留等费用。据悉,今年上述两个乡的洋芋产量约六七万吨,除去已卖出部分,目前仅有三四万吨可卖;火腿、土鸡、白芸豆等就更少了。货真价实是本次扶贫年货街的最大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所售货物的真实性,上述两个乡与昆明四川眉山商会还签署了协议。刘忠华表示,“扶贫年货街”是践行昆明“两进两出”扶贫思路,即劳动力、农产品走出农村,资源、人才进入农村的一次尝试。如果试点成功,商会还将提供类似这样的市场三个,面积达10亩。在该商会高级顾问方春喜看来,年货街不光是将资源变成了资本,更重要的是让村民学会了如何与外界联系、学会经商、学会种植经营,这样才能逐渐将扶贫由“输血”变自我“造血”。(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廖兴阳)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