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要治“城市病” “药方”跟得上吗

05.01.2016  12:24

  几天前,时隔37年后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目前中国许多城市都存在的“城市病”开出了治病方子,强调要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城市发展要有持续性、宜居性。在昆明,空气污染、交通拥堵、暴雨内涝等“城市病”和其他许多城市一样,也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而凸显出来。对昆明市民而言,昆明要宜居、要蓝天白云、要彩云之美,但不要“城市病”,大家也在等政府部门为“城市病”开出良方。

  呼吸保卫战

  目标

  到2017年底

  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

  总体继续保持优良

  主城建成区

  可吸入颗粒物(PM10)

  年均浓度

  比2012年削减10%

  环境空气优良天数逐年增加

  治堵很迫切

  数据

  昆明市机动车保有量

  已突破220万辆

  持有驾驶证的人数

  达240余万人

  人均拥有机动车数量

  排名全国第四

  (截至去年11月)

  防涝有规划

  昆明已编制完成《昆明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要求

  通过源头削减和过程蓄滞

  进行径流控制

  使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达到85%

  新建地区硬化地面中

  可渗透地面面积

  不宜低于40%等

  为昆明市今后实施

  海绵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

  空气污染

  雾霾离昆明说远也不远

  拥有如洗碧空,让昆明人一直很傲娇。但没有雾霾,并不意味着空气没有污染。去年3月22日,昆明就曾出现11小时的中度污染。而省环境空气自动监控平台监测数据显示,3月21日10时起,昆明、西双版纳、保山、德宏、曲靖、玉溪等地陆续出现轻度、中度污染天气,个别时段短时出现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普洱甚至出现重度污染。

  去年3月23日上午,省环境保护厅召开了由省气象局、昆明理工大学、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等专家参加的污染天气研判会议。通过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干旱少雨,地表扬尘增加并进入空气中;二是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主要来源是地面扬尘(产生于建筑施工场地及裸露地面)。

  同一天,云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福泉在其微信朋友圈转发一名为“借鉴国外经验治理北京雾霾”的文章时表示:“昆明也应及早防患于未然!不可盲目乐观。

  药方

  机动车污染

  防治是其一

  去年1月,昆明市政府办公厅向各县、区下发《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其中除深化城市扬尘污染治理措施外,还提到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的措施。

  一方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一方面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并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和天然气汽车。比如昆明公交,据了解,公交集团去年底投入200辆纯电动公交车和300辆油电混合公交车,上路运营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47吨。至此,昆明公交新能源车达到1250余辆,占昆明公交集团营运车辆比例的28%以上。而该集团2016年的计划是,将购入纯电商务车,并开展定制服务试点。这些举措无疑对保护昆明的优良空气有不小贡献。

  交通拥堵

  昆明交通

  “三高一滞后

  “三高一滞后”,这是昆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宣传处处长全俊鹏不久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昆明交通拥堵问题的概括。

  他说,第一是人口密度高,目前昆明主城区常住人口达670余万,高密度的人口决定了高频率、高密度的出行需求;二是机动车辆密度高,220万辆机动车中,超过2/3在主城范围内频繁进行交通迂回;三是建筑密度大,昆明市区形成了北市区交通活动圈和南市区交通活动圈,却又缺乏完善的路网对接,势必形成片区和整个城区范围内的交通压力。“一滞后”则是整体交通设施的滞后,在路网密度、科学化监控覆盖、交通科技设施等方面仍待完善。

  昆明的交通格局已从“三横四纵”发展到“三横四纵加三环”,并从平面交叉的交通模式逐渐向立体化交通转变。但在有限的地域面积上要容纳越来越多的机动车,单依靠对交通设施和路网布置等手段是很难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

  药方

  缓解拥堵

  要靠公共交通

  在不少场合,交通拥堵方面的研究者不止一次提出过,要想真正缓解交通拥堵,只能依靠发展公共交通,同时适当限制私家车激增。在昆明,“公交优先”的理念始于1998年。截至去年11月,昆明公交营运线路423条,其中在运306条,同比前年增加34条。今年,昆明公交将加大新开线的力度,扩大呈贡区、海口片区、信息产业基地等片区的公交覆盖范围。除了持续改进“快线网、普线网、支线网”三级线网结构外,还将继续推行定制公交服务、预约交通车、包车服务。每个公司要打造一至两条“三优精品线路”,并加以推广,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为乘客出行提供方便、舒适的出行条件。

  城市内涝

  逢雨必淹

  昆明能“看海

  雨天,“逢雨必淹”4个字很容易在昆明人的谈话中出现。昆明排水设施公司负责人曾多次对媒体表示过,昆明排水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究其原因,由于迅速的城市化,许多具有良好渗水功能的农田绿地被抹上水泥铺上石板,人口密度增加而地下管网建设未能跟上。城市功能设计方面,忽视了排水的功能。

  同时,因为城市人口密度提高,同等淹没情况下资产损失增加;城市面积扩张,新增市区过去为农业用地,防洪排涝标准较低;以往城外的行洪河道变成了市内的排水渠沟,加重了防洪负担;城市空间立体开发,一旦洪涝发生,不仅各种地下设施易遭灭顶之灾,高层建筑由于交通、供水、供气、供电等系统的瘫痪,损失亦在所难免。以至于有市民感慨:“看得见的高楼,看不见的下水道”。

  药方

  水文循环

  打造“海绵城市

  城市内涝的常态化,与迅速城市化而导致的大量路面硬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重塑“海绵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缓解城市内涝的方法之一。

  去年9月,昆明市水务局听证的《昆明市雨水收集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已经透露昆明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海绵城市”。事实上,昆明已经有一些地方在发挥着“海绵”的功能,比如,2010年建成并免费开放的弥勒寺公园,是昆明第一个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示范公园。园区内主要道路是透水混凝土路面,收集到的雨水,80%以上可用于绿化灌溉,基本做到雨水、污水不排入市政管网。让这个原本一下雨就淹成重灾区的地方不再淹水,还利用渗入地下的雨水养护了繁茂的植被、滋润了空气。

  目前,昆明对黑龙潭公园、金殿公园、郊野公园等51个已建成的市政公园绿地补建了雨水集蓄利用设施。

  据了解,相关部门的2016年及“十三五”期间的工作计划中,也纳入了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完)(记者 陈洁)

来源: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