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艺廊”第三期艺术鉴赏交流会明晚省图再相约

20.11.2014  12:03

  赵浩如数十年如一日痴迷书法艺术

   “昆明艺廊”艺术鉴赏交流会21日晚8点又要和广大艺术爱好者见面了。本期的嘉宾是云南省著名书法家、省文史馆馆员、云南大学赵浩如教授。他将带领大家走进中国书法的艺术殿堂,与你一同欣赏、品评中国书法之美。

     名家聊书法

    笔墨要流露出灵魂的韵味

    中国书法无色而具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心旷神怡。在明晚的交流会中,坐镇主讲台的赵浩如教授将从艺术特征、传统历史、审美鉴别等方面为大家讲述中国书法的鉴赏与审美。

    熟悉赵浩如的人都会知道,在我们云南有很多景点和寺庙都有他题的楹联,比如官渡古镇门口牌坊上两边的楹联“万劫沧桑存古渡,千秋日月照螺峰”、昆明昙华寺的楹联“寺以花名,花开古寺;碑因人重,人颂诗碑”等。赵浩如的书法,用笔筋骨健朗、秀逸遒劲、讲究气势、神韵独具。“先秦的文学,宋明的笔墨”是赵浩如文学研究和书法之道的最好诠释,也是赵浩如不懈耕耘和奋斗的毕生追求。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赵浩如,仍在喜欢和从事了一生的诗词、书法与先秦文学研究领域里默默探索,赵浩如说:“要写得一手好的书法,除了要有深厚的传统功力,还要有丰富的学识和修养。只有深刻体会了国学、历史文化和古典文学的深刻内涵,才能让笔墨流露出人格和灵魂的韵味。

    赵浩如的书法博采众家之长,有着自己独到的风范,赵浩如告诉记者,即便在三年困难时期,他也会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用于买纸、笔,练习书法。退休之后的他,更是研耕不辍,将自己置身于书道之中。经过几十年的不断追索探寻,赵浩如不仅在诗词研究、云南文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在书法方面也结出了累累硕果,他的作品不仅入选到全国书法篆刻展览,还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德艺双馨”会员。

      往期嘉宾亮秘籍

    艺术品收藏“15字诀

    目前,我们的“昆明艺廊”已经成功举办两期了,随着交流会的开展,无论是艺术的门外汉还是玩转收藏界的艺术精英,都在这个交流平台中收获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此次,淘淘哥为你回顾一下往期的精彩吧。

    坐镇第一期的嘉宾是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陈浩和云南著名重彩画画家陈崇平。陈浩告诉藏友,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是否能够在历史的纵横坐标点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往往决定了他作品的价值。同样从艺术史谈起的重彩画画家陈崇平,为大家展现了西方艺术长河中一个耀眼的艺术流派——印象画派。

    不久前举行的第二期交流会中,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张永康在艺术品鉴赏、收藏等方面与到场的艺术爱好者们进行了分享。张永康说:“有收藏,就有作假。要投资,就要多看真品,掌握技巧。让自己成为专家。”在提及艺术品收藏的关键之处时,张永康提出了5个关键点:碰得到、看得懂、买得起、留得住、卖得出。

     读者谈感受

    生活变得更有滋味和乐趣

    这两期交流会,吸引了学者、企业高管、学生等众多读者参加。他们感触最多的就是收获颇丰,让周末充满了文化味。有读者感叹:“这样的交流会不仅能够学到很多知识,而且能够在专家的指引下明确一个目标,也让生活变得更有滋味和乐趣了。

    为了能够让广大艺术爱好者学到更多有趣又有用的艺术知识,“昆明艺廊”将会每期邀请艺术界的重量级嘉宾为你讲述不同的精彩内容。经过一周的忙碌,来省图品品茶、聊聊天,最重要的,在这里,还可以呼吸到浓郁的艺术气息。

     本期嘉宾名片

    赵浩如

    著名学者、书法家,1939年生于昆明。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云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特聘研究员、云南书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诗词学会会长、美国西卡罗莱纳大学和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著有《诗经选译》、《楚辞释注》、《古诗中的云南》、《昆明揽胜》、《历代楹联选》、《云南名联》等书作。(都市时报实习生 许建)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