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筑绿色屏障还滇池胜景

11.12.2015  18:28

        滇池湖滨生态带闭合的背后,是滇池湖滨植物、鸟类和鱼类的增加,是“四退三还一护”的成功实施,是滇池保护区内搬迁安置的有序推进,是全市人民对“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期待。

      生态修复 鱼鸟归家

      在滇池南岸水清处,一株株海菜花开在水面,随波荡漾,洁雅静美。

      “海菜花是一种沉水植物,要求水体干净,喜欢温暖的气候,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濒危水生药用植物。”昆明市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何锋介绍,海菜花对水质的要求很高,人们往往用是否生长海菜花来判别水质是否受到污染,环保部门称其为“环保菜”。滇池水质只要有一定改善,透明度上升,就会出现苦草、海菜花等喜清水性植物。近年来,在滇池南岸、东大河、昆明市生态研究所的老干鱼塘等地,先后发现了海菜花。

      滇池是我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主要动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居于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第3位,是西部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地区之一。

      在滇池生态带建设中,昆明市坚持规划引领,先后邀请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环科院、云南省环科院等环境生态方面的顶尖院校、设计单位,邀请国内著名生态专家组成监督咨询专家组,编制完成《环滇池生态保护规划》《滇池生态湿地建设详细规划》《滇池生态湿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等一批高质量的规划设计方案。今年8月审议通过的《昆明市“多规合一”工作方案》,将滇池流域作为昆明“多规合一”优先领域,对保护滇池流域的山水格局,修复滇池的生态系统,保证产业发展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提供了根本保障。

      随着滇池治理步伐加快,水质逐年变好,目前滇池湖滨湿地植物共有290种,较2012年增加了49种;滇池周边共记录鸟类138种,较2012年增加42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滇池现存鱼类23种,其中土著鱼类5种,并发现了多年未见的濒危物种滇池银白鱼。

      筑生态带 截污染源

      “准备!一、二、三……”咔嚓一声,美丽的身影与海东湿地完美定格在一起。“这里亲水栈道、乔木花草规划有序,可以一边赏景一边散步,还有一片戏水石滩,为湿地增添了许多活力。”在市民陈欣的眼中,每逢周末邀上好友到海东湿地走走,是一件舒适安逸、令人放松的事情。

      “湖滨生态带是控制污染进入滇池的最后一道防线。”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相关人员介绍,建设滇池湖滨生态带,恢复湖滨生态湿地和湖滨林带,形成水陆间的有效缓冲区,与截污、治污系统共同构成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体系,对有效削减入湖面源污染负荷,提高水体自净能力,逐步恢复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景观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湖滨生态带的生物降解和过滤,可有效削弱入湖污水的总磷、总氮、叶绿素,自然状态下水体溶解氧增加2—3倍,浊度降低60%—70%,水质平均提高1—2类。

      昆明市在环湖生态修复核心区域范围内,全面实施“四退三还一护”(退塘、退田、退人、退房和还湖、还湿地、还林、护水),建设湖岸亲水型湿地和湖滨林带,全面推动湖内湿地、湖滨湿地、河口湿地和湖滨林带等环湖生态恢复与建设。坚持人工干预最小化、自然恢复最大化的原则,采取市级统筹、县(区)实施的工作模式,目前已完成退塘、退田4.5万亩,退房145.3万平方米,退人2.5万人,建成湖滨生态湿地5.4万亩,拆除沿湖防浪堤43.14公里,增加水面面积11.5平方公里,历史上首次实现“湖进人退”。

      目前,滇池湖滨已初步构建了一条平均宽度约200米、区域内植被覆盖超过80%的闭合生态带,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为主、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湖滨生态绿色屏障。特别是海东湿地公园、捞鱼河湿地公园、斗南湿地公园等11块生态湿地的提升改造,使湖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得到初步恢复,湖滨自然景观得到较大改善。根据监测结果,其对主要污染物COD、TN、TP的去除率约为15%—30%。

      有序搬迁 湖进人退

      “保护母亲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何况政府还为我们统一建盖了舒适漂亮的房子。”日前,从滇池保护区内搬迁出来并由政府进行集中安置的官渡区六甲街道洪家大村、金家三组的324户居民喜迁新居,居民们喜上眉梢。

      为保障湖滨生态带建设顺利推进,昆明市在土地使用管理和房屋拆迁安置中,严格执行滇池湖滨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充分利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相关政策,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集体土地征收、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等方式,依法遵规、科学高效地使用土地,确保滇池一级保护区土地只能用于生态建设。按照城市居住区建设并结合工作实际,采取由县区政府(管委会)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组织,规划方案需经报批后方可实施的拆迁安置房集中建设模式,现已建设安置房29.3万平方米,安置1874户,其余为货币补偿,为顺利开展湖滨生态带建设提供了重要条件。

      同时,对区域内拆迁安置人员实行农业人口一次性转为城镇人口,与城镇人口享有同等的权益和待遇,并统一纳入城镇就业服务范围;对年满18周岁及其以上的,按“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原则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对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按原方式继续参加,也可由用人单位为其办理职工医疗保险或自愿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对符合参加失业保险条件的人员,可申领相关失业保险待遇;对符合《昆明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规定条件的,都可以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享受低保待遇,做到应保尽保等办法,为湖滨生态带建设提供了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