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电毛驴"改装市场供需两旺 安全隐患大交警执法难

14.03.2016  09:07
改装电动车马力大跑得快。 电动车销售店改装件琳琅满目。

  最高车速不超过20km/h,整车质量不大于40kg,这是国家制定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具体的量化标准是为了将民众安全以较为科学的数据落在实处。有研究表明,电动自行车时速每提高1公里,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将增加10%,而近年来不少商家却以远超国家划定的“安全红线”的配件作为销售噱头,让消费者跑赢了“时速”,却搭上了“生命”。在昆明街头,尽管交警保持着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查处的高压态势,但处于源头的超标电动自行车销售和电动自行车改装市场却仍然供需两旺,当一辆辆大功率超标车交付到消费者手中,一台台个性电动车经过改装变身脱缰的“电毛驴”飞奔在大街小巷时,它们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让人揪心。

  能跑多快?

  时速120轻轻松松

  “鬼火”是一种近年来较为流行的电动自行车型号,超过80kg的车身和超过60km/h的车速只是这款电动自行车的入门配置,其因较大的改装空间为青少年消费者所青睐。王军(化名)是一家电动自行车修理铺的老板,平时也承接一些电动自行车改装的活计。在他看来,现在市场上所销售的电动自行车性能已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可对热衷于电动自行车改装的主力军青少年来讲“原装车”的速度还远远不够,这也就滋生了电动自行车改装市场。

  “换个大些的电机和控制器,跑个120km/h很轻松。”王军介绍,以一辆普通的电动自行车为例,只有4块电池,而改装后的“鬼火”一般会有8块电池,在更换大功率控制器和2000瓦的电机后,轮子的转速大大加快,此时的电动自行车时速理论上可以达到160km/h,而提供这种改装服务的店铺在昆明并不鲜见。

  是否安全?

  只要出钱就给改装

  西昌路是昆明的城市主干道也是电动自行车销售、改装较为集中的路段,每天伴随着数十家店面的开张,肆意在机动车道狂飙电动车成了这里独特的风景。“这哪是电动自行车,时速至少有80km/h。”在拥挤的车流中,司机马师傅驾驶着时速40km/h的出租车,目送一辆“电毛驴”扬尘而去,最终停在一家名叫“电动车联盟”的铺面前。

  循迹而至,“电动车联盟”门前随意停放的电动车,要么棱角分明,要么有着流线型的外观,共同特点是就是快!“超过6000元的车,时速都能超过120km/h。”这家店铺的员工介绍,他们这家店前身是电动车联盟酷车,近几年依托O2O平台,组建了专业的销售、客服、网络运营、售后、市场等部门,迅速扩张市场,目前已有52家实体店面,除了销售电动自行车外,大多数实体店还经营电动自行车的改装业务,顾客只要说出改装需求,过几天就可以来提车。该工作人员介绍,即使是3000元左右的普通电动自行车经过改装后时速也可轻松破百,从安全性能看,他们不支持顾客改装,但只要顾客肯出钱,他们依然会提供改装服务。除了提速,这家店铺还承接给电动自行车加装太阳伞、喷漆、改车座、加透镜、换刹车等业务。

  “你可以去旁边对比下,我们不敢说是最便宜的,但质量绝对过关,这个行业竞争很大,价格也算透明。”10多分钟的闲谈后,这名工作人员以货比三家的借口送走了只看不买的记者。如其所说,整条西昌路几乎所有电动自行车经营店都有在售卖时速60km/h的电动自行车,其中大多数维修店都提供电动车的改装服务,而正是这些电动自行车从业者从源头上剪断了“电毛驴”的缰绳。

  监管失控?

  内部改造查处困难

  “昆明现有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112.45万辆,还有至少20万辆超标电动车因政策原因未登记落户。”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天接警的交通事故,涉及电动车的占30%以上,由于没有任何安全防护装置,极易车毁人亡。据统计,从2013年到2015年底,昆明市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有49326起,造成287人死亡、31209人受伤。

  近3年来,昆明交警对电动车交通违法展开过数十次集中整治,而针对电动自行车改装的专项执法也不在少数。以2015年9月的整治行动为例,短短5天全市交警就查处电动自行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6213起,收缴非法加装雨篷装置2284个。“雨篷、手套看得见、好查处,但是加电池、换电机又怎么用肉眼来分辨呢?”交警三大队副大队长武晓俊道出了基层交警的执法尴尬。当下,昆明街头行驶的很大一部分电动车都没有上牌落户,很多电动车改装,往往只是对车辆内部进行改造,作为末端执法力量的交警凭借肉眼难以分辨其是否加装了电池或更改了电机。另外,对于落户的电动车来说,由于目前国家暂无相关要求,对已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进行年检,导致有的车主在上牌后根据自己需求对车辆进行改装,交警在后续工作中无法对车辆进行查验,给了不少车主投机空间。

  市人大代表李春光认为,治理好电动自行车的根本,是完善与电动自行车相关的法规,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管理。持续的源头监管治理失控,将使城市交通风险加剧、人们出行更加不安全。(记者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