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电商进农村 为特色农产品插上“翅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要扩大市场消费,落实促进消费各项政策,引导城镇消费提档升级,挖掘农村消费潜力。要促进服务业优质发展,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那么,昆明的农村电商将怎么做?如何打通电商进出乡村的“最后一公里”?“互联网+农业”将为昆明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宜良试水农村电商初尝甜头
去年8月,宜良供销社筹资50万元,成立了昆明市宜供万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9月,在宜良县建凤农产品交易市场建立了全市供销系统中第一家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宜良供销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宜良县供销社主任朱树云介绍,目前全国各地做农村电商主要模式有两种:一是和淘宝合作做“村淘”网店,另外一种是自建电商平台和借用其他平台。宜良县经过考察后,借鉴了各地经验,首先在“淘宝网”开设了“愚公宜商”网店,店里主要销售宜良的特色农产品,例如宜良鸭系列、云参、宝洪茶等。“这是我们宜良的地域性特色产品,只有宜良可以生产,所以放到淘宝有很大竞争力。”
朱树云说,宜良县作为全省的农业大县之一,如板栗、豌豆、玉米等大宗农产品,外销规模很大,如果还是通过淘宝网店平台,却无法实现大宗的销售。为此,电商服务中心和中华供销总社“供销e家”、深圳“农迈天下”和曲靖“金色乡村”3个专业农品购销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
截至2015年11月17日,服务中心在淘宝网店上线28个单品,在3个农业电商平台上架商品33个,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公司已经实现销售收入15.7万余元。
欲打通电商进村“最后一公里”
宜良县能够迅速实现农商对接,实现不小的销售业绩,这得益于供销合作社原有的线下购销网络。据了解,该县目前8个乡镇都设有供销社,村一级设有购销点,农村日用品、农资、农产品购销体系都很完整。供销社本来就是一个仓储物流比较健全的网络,村里的购销点就是现成的代购点和快递点,乡镇一级的供销社就是现成的仓储转运中心,这是很多大电商平台想要谋划布局却又难以短期覆盖的物流网。此外,供销社可以让群众想看实物就到供销点的“实体店”看看实物,然后网上订购,再由供销社的工作人员直接送到农民家里。
据了解,近期宜良县供销社和苏宁易购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苏宁易购将借助乡镇、村一级的供销网络点,开设产品展示线下体验店。
昆明市供销社副主任蒋伟介绍,目前供销社购销网络覆盖全省16个州市,昆明市有市级农资配送中心1个,县级农资配送中心9个,配送网点达1538个;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8个,配送网点931个;专业协会130个、专业合作社611个。这些都是供销社开展农村电商的先天硬件条件,“能够解决电商进出乡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互联网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
今年市“两会”上,“农村电商”和“互联网+农业”也是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叶明委员分析说,目前全国电商交易规模已经达到4万亿元,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做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转型升级高原特色农业,对于昆明农业来说,无疑是重大机遇。
郑学兵委员表示,互联网+农业的特征就是让科技促进农业发展,让大数据指导农业生产。通过对供给侧和需求方大数据的整合分析,指导农民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未来借助农村电商,可以让农民不再为农产品滞销而发愁,让我们的高原特色农产品输送到高端消费群体,实现优势比价,做到价值的最大化。”
倪淼委员认为,互联网对于农业带来的“革命”更为重要的是产品本身。“昆明的特色农产品非常丰富,可以说每个季节都有很有特点的优势农产品。”倪淼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品牌,而这些品牌,最终要实现辐射全国和南亚东南亚的目标。(昆明日报 记者毛韵心)
编辑:文丽荣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