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海口林场改革出新招 森林旅游概念全国领先
记者日前从市林业局获悉,《海口林场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已上报市政府,一旦这份方案通过,海口林场将成为昆明14家国有林场中吃螃蟹第一人。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这份方案提出的“启动实施分类经营改革”思路。根据这一思路,海口林场将会引入社会资本,实施经营性项目,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盘活森林资源,让森林旅游的概念得以实施。对于广大市民而言,海口林场这一天然氧吧在未来或许能提供更多服务、休闲项目。不仅仅是在云南,在全国,此举都走在前列。
日前,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的“百家媒体百名记者进林场”活动首站就落地海口林场,百名中央、省市级媒体记者到此“取经”。
全额拨款下的尴尬
保生存之后国有林场求发展
眼下,作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海口林场的资金只够发放人员工资,森林防火、林区道路建设、饮水安全等都缺乏资金。
在昆明的14个国有林场中,走在前面的海口林场算是条件好的。来自林业局的数据显示,昆明国有林场辖区内的87个护林点中,有21个尚未通电,33个尚未通水,且交通、通讯条件较差。市林业局副局长张建坤说,“国有林场资源丰富,可受限于体制,守着金饭碗还吃不饱饭。”
分类经营新思路
公益林里抓生态 商品林下找金子
“以前林场的新鲜空气根本没人买账,但近几年周末来林场爬山的人越来越多。还有很多人慕名来看当年周总理亲手栽下的油橄榄树。”在海口林场干了一辈子的马元学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到来,海口林场以及昆明近郊几个国有林场的改革已经非常必要。由于国有性质的限制,海口林场内不允许任何经营性活动,这意味着市民登山后没地买吃的、买喝的,由于资金有限,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也是问题。此外,分类经营后,还能减轻财政负担。
张建坤介绍,在这份改革方案中提到,将会实施分类经营改革,发展壮大林下经济。“国有林场既有公益林也有商品林,公益林是保护的红线,重点会通过各级财政支持增加投入,改善生态环境。而对于经济林,则要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利用林下资源开展林下重养业和景观业。”
经营收入怎么用?
上缴财政后反哺生态建设
“改革之后,海口林场的性质仍旧属于事业单位,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要求,经营性活动得到的钱会上缴财政,然后按照80%的份额重新拨回林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张建坤介绍。此外,采用分类经营的思路之后,林业部门也会加强对国有林场引入战略投资者、转换经营机制的监管。
海口林场改革小档案
成立于1956年的海口林场,最初森林覆盖率几乎为零,光秃秃的山上偶尔能见到几棵云南松。到2008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海口林场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80.34%,有林地面积6085.2公顷。如今,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给海口林场带来的变化、改革,并不只是树多了、山绿了这么简单。
围绕周总理于1964年亲手种下的油橄榄苗,林场开展了生态文化基地建设,塑造生态文化品牌。此外,2010年,通过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海口林场由生产型单位转为管理、技术型单位,有了自己的法律、财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智囊库,40岁以下的职工100%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此外还有7名硕士研究生。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海口林场发挥生态资源优势,计划建设林度森林公园,做大做强森林旅游产业;以特色木本为中心,做大做强苗木产业;对100多亩林地进行林下药材种植,壮大林下产业。
事实上,除国有林场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也是昆明林业部门的重点工作。眼下,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等工作取得新突破,逐步实现林农得实惠、生态得保护、林业得发展的目标。(昆明日报 记者李双双)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