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民主协商聚共识 奏响民族团结曲

04.05.2023  11:04

来源: 昆明日报   

自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昆明市着力服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创建和服务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以“三服务”助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

日前,“全媒体看昆明市域社会治理”主题宣传活动第四站走进昆明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完善民主协商体制指挥部,媒体团深入探究在民主协商体制下,昆明如何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融、相促。

以法治底色绘就平安画卷

自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以来,昆明市着力推动民族地区平安创建、法治创建。盘龙区鼓楼街道桃源社区立足民族社区实际,探索民族团结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打造多民族和谐共存的市内“桃源”,并先后获得“省、市、区三级联创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让民族团结“幸福之花”在桃源社区绽放。

走进桃源社区居委会,一个巨大的红色中国结引人注目。“这是林淑丽老师编织的中国结。”桃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芳介绍,2021年5月以来,桃源社区与昆明市强戒所共建社会化延伸工作站,推出“手工编织”培训课,邀请林淑丽教授中国结的编织技法。同时,盘龙区禁毒办在桃源社区设置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目前已开展5场“涅槃重生——同伴教育”活动,帮助社戒社康人员回归正常生活。

桃源社区居委会二楼设有“九九议事厅”民主议事平台,实行“一事一议”。自“九九议事厅”设立以来,社区已推动处理综治维稳、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等方面的380个问题,整治老旧居民院坝50个,清理卫生死角30处,解决桃源广场夜间广场舞噪声扰民、“酒吧一条街”治安问题、豆腐厂非法停车场取缔等“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在这里跳了十几年了,新的管理办法出台后,大家跳舞时会注意控制音乐音量,避免扰民。”广场舞领队丁丽华说。居民是社会治理成果最直接的受益人。“广场舞噪声治理后,音量降低了,时长也短了,每晚9点半以后安静了许多。”居民黄文光说。

此外,桃源社区推进“一社区一法律服务员”工作,结对律师每月到社区坐班一天,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社区还组织律师参与一线调解,让居民矛盾不出社区。2022年初,社区居民自组织将地下室出租给他人作为录音室,后因200米开外的人民中路人行道施工,地下室漏水导致录音设备受损。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文水莲作为社区居民自组织的委托代理人出庭,帮助社区顺利解决此事。截至目前,文水莲已参与社区调解20余次,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

近年来,桃源社区和谐稳定,发案少、秩序好,居民群众满意度高。截至目前,社区已创建22个平安单位、12个平安小区、1户平安家庭。与2021年相比,2022年辖区刑事警情下降30.54%、治安警情下降13.81%、纠纷警情下降47.22%、噪声扰民投诉下降57.29%。

以协商纽带共促民族团结

浅绿色的线条勾勒出社区的阡陌交通,建筑图案点缀其间,载歌载舞的少数民族卡通人物与“民族团结”4个字相呼应。这是官渡区太和街道和平路社区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地图”,既直观体现了社区民族团结、基层治理的成效,也是服务辖区各族群众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的“掌中宝”。截至目前,和平路社区已建立32个社区民族服务延伸站(点)和设施场所。

和平路社区以党建引领打造服务阵地,社区党委与辖区20家公共单位党组织成立“社区大党委”,为辖区各族居民提供特色服务。例如,社区在和平幼儿园、和平小学、昆明市第十六中学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针对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居民推出4个版本的《和平路社区民族团结教育宣传读本》;成立全省首家“少数民族爱心超市”、少数民族就业创业培训中心等。

作为昆明市基层协商民主建设试点社区,2018年以来,和平路社区全面推进“协商在基层”工作,从“鸡毛蒜皮”的居委会管理向“一核多维”的社区治理转变。社区建立协商民主“一中心四平台”,分层级广泛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居民通过协商议事改造“民族团结清风亭”,由居民自筹5000元、社区补助15000元,将年久失修的竹亭改造为安全稳固的钢架结构。“如今,‘民族团结清风亭’已成为居民纳凉歇脚、协商议事、开展活动的重要阵地。”和平路社区党委副书记韩瑞江说。

社区还依托“协商在基层,春城面对面”阵地开设16个功能室,促进政协委员深入基层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杨媛政协委员工作室”通过个案咨询解答、普法宣传教育、“律师进社区”服务等形式,协助社区把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在家门口。

以服务基点凝聚民族合力

西山区永昌街道盛高大城社区有少数民族人口1500多人,属于新型的民族互嵌式城市社区。近年来,盛高大城社区以机制为保障、以宣传为抓手、以服务为重点,在示范创建中惠民生、促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

盛高大城社区以省市“十百千万”工程项目及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项目为抓手,打造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宣传阵地。走进盛高大城社区,民族文化宣传走廊、民族之家、民族团结休闲亭等近2000平方米的宣传阵地展示着各民族的风采。每逢节假日,社区举办文艺汇演、民俗节庆、百家宴等活动,搭建居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同时,一月一次的“普法进社区”活动,为社区带来“润物细无声”的普法宣传,引导居民增强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

盛高大城社区在抓普法的同时也抓服务,线上开设社区微信公众号,将少数民族人口管理服务、日常生活服务、“幸福驿站”综合服务、社区居民“随手拍”建言献策等信息化服务纳入平台,让居民足不出户即可共建共享社区幸福生活;线下依托实体场地提供“情暖邻里”服务,成立“美丽盛高邻里守望站”,每月开展“留住乡村——美丽盛高”城乡互助集市活动,帮扶山区少数民族群众销售生态农副产品。

此外,盛高大城社区组织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业主代表和物业公司,定期召开“五位一体”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社区居民的诉求。近期,社区“幸福食堂”完成升级改造,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幸福食堂’面向居民开放,65岁以上居民12元/餐,80岁以上居民10元/餐,其余人员14元/餐。”盛高大城社区党委副书记张佳丽介绍。

从社区民主议事协商委员会提出诉求,到“五位一体”联席会议拍板开工,社区用一个月完成“幸福食堂”的升级改造,让居民享受“舌尖上”的幸福生活。(记者唐丽 王瑜 通讯员杨元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