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零门槛后 昆明日均新增114家企业

21.10.2014  14:35

今年3月1日起,昆明正式实施了企业注册登记改革。制度实施半年多,昆明市市场主体呈现出大幅增长的局面。

昆明市工商局近日公布今年前三季度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前三季度,昆明市市场主体总量达56.8万户。其中,企业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后,3-9月,全市新登记企业20668户,注册资本合计772亿元。新登记公司20052户,占全部新登记企业的97%,与2013年度同期相比,所占比重提高了60%。新登记企业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企业120户,其中有7户达到5亿元以上。

统计数据发现,改革中提及的“宽进”原则大大激发了市场的活力,以至于平均每天新注册的企业数量超过114户。随着企业的不断增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管难度。昆明市工商局表示,未来或许会出台更多“严管”措施,保证监督力度。

解读

为何每天新增百余户企业

昆明市工商局解读:全国市场主体快速增长,特别是3月1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以来,激发了市场活力,根据数据可知昆明市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超过114户。

昆明市工商局工作人员介绍,企业登记注册制度改革实施后,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包括“先证后照”逐步改为“先照后证”等政策,令企业感觉注册企业更加便捷。“这一特点也让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同时也带动就业和各行业的发展。

企业注册资本涨幅为何超100%

新登记企业注册资本同比涨幅高达106%,这与改革中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将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度改为认缴登记制度不无关系。“企业不用担心工商的验资,因此会选择将注册资金变得更高一些,这也意味着大量投资方面的资金进入到了市场。”昆明市工商局工作人员解释说。

企业宽进之后如何严管?

昆明市工商局表示,大幅增长的数据背后,所对应的监管问题确实令人不容小觑,在“宽进”之后如何进行“严管”,成了工商部门下一步一大考验。

据了解,企业增长所带来的监管难问题,目前仍然按照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执行。根据该条例,一旦企业有违法违规行为,不再只是由行政部门“一罚了之”,而是将不良企业录入“黑名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

再通过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息约束等手段,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将企业信息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黑名单”的企业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如何判定一个企业有违法行为,除了依靠市民监督举报外,主要靠工商部门采取抽查方式进行监管。其中,抽查方式采取摇号制。

昆明市工商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工商部门采取抽查情况进行监管,其中抽查采用摇号制,而至于具体怎么摇号、怎门监管目前还在商定中,“宽进已完全放开,严管还在抓紧。”该工作人员表示,“宽进”所带来的企业快速增长,确实对于监管造成压力,这也预示着下一步的监管强度将会较前更进一步。

焦点

一元公司”遇冷 企业较为理性

3-9月,新登记企业注册资本合计772亿元,同比增长106%,涨幅远高于新登记注册企业的涨幅,从侧面反映出在此次实施的登记制度改革中,尤其引人关注的“一元公司”并没有想象中受青睐,企业仍较为理性。

今年3月1日起,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按照新政规定,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额等被取消,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度改为认缴登记制度。这一制度对于想创业却苦于没有资金的人而言,是最好不过的礼物,同样也衍生出“一元企业”。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元企业”并没有看起来这么诱人。企业家方先生介绍,自己就绝不会用一元钱去注册一家公司,“这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是极为不现实也不会去考虑的事情。

方先生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中,注册资本往往是考虑的首要条件,“就像你选女朋友,在不清楚她的为人情况下,最先看的永远是长相。”而企业去谈合作也是如此,在不清楚对方实力的情况下,最先考虑的便是对方的注册资本,这往往是衡量一个企业有没有实力的最直观的一个方法。“我上周刚去的一个投标,对方企业就要求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才有资格参与投标,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况。

当然,方先生介绍,注册资本无门槛,对于轻资产、创意类行业却是极好的。这类行业拼的是创意,无需有大量的资金来做担保,“最适合从事创意行业的大学生了。

昆明市工商局对此也表示,投资者总体显理性,并未出现改革前所担心的“一元公司”可能出现井喷的情况,这一现象也符合整个市场的运作。

云南信息报 记者 陈梦霞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