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新城区的文化建设样板

22.09.2015  10:07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其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公共文化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逐步形成,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作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技术产业开发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都属于我市比较年轻的城区,在做大主导支柱产业的基础上,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两个区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无论是群众性文化品牌活动的打造还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投入,滇池旅游度假区和高新区都做得有声有色,可以成为我市乃至全国新城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样板。

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

因地制宜打造“对口味”文化

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坐落于滇池之滨,由海埂片区和大渔片区两部分组成,总人口只有11万人,但却拥有逾百个以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商务会议、健身娱乐为主要内容的项目。虽说滇池旅游度假区成立于1992年,但到了2009年,滇池旅游度假区才把“文化活区”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列入区级发展战略。

经过摸底调查,滇池旅游度假区的文化专干发现,这里的常居人口无论是全域城市化建设的亲历者,还是其他白领、公务员、大学生,以及辖区居民,对于辖区文化生活大都抱有年轻的心态和激情。新兴、年轻就是属于他们的特点,于是,一系列具有滇池旅游度假区特色的文化活动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打造品牌  凸显海埂地方特色

郭永林是海埂街道管理处副主任,分管文化工作,“我们举办过一些文体活动,落脚点倾向于完成工作任务,对于辖区居民参与意愿了解较少,如何充分调动辖区居民参与积极性还需进一步思考。”郭永林想,按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的要求,如果能结合辖区文化资源情况,提前主动策划设置一系列内容明确的“主题文化活动”,提供一个能够让辖区居民群众、企事业单位交流沟通的大平台,那么基层群众就有充分的时间激发创作思维准备节目,让“主题文化活动”凝聚足够的人气;公共企事业单位就能参与到符合自身需求的相应“主题文化活动”中,同时也能促进辖区居民和公共单位的交流融合,主题文化惠民的受众面就能越来越广、服务效果也就更持久。

今年6月,一场主题为“魅力海埂  耀动滇池”的文化活动在海埂街道启动。“魅力海埂  耀动滇池”主题文化活动坚持“每月一主题,每月一惊喜”,不盲目讲究“高大尚”,但追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魅力海埂  耀动滇池”共有六大篇章:6月是“快乐端午篇”,开展“弘扬传统文化  情系浓情端午”主题文化活动;7月是“全民健身篇”,开展“全民健身  你我同行”主题文化活动;8月是“爱国浓情篇”,开展“牢记抗战历史  凝聚爱国力量”主题文化活动;9月是“孝亲敬老篇”,开展“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主题文化活动;10月是“魅力海埂篇”,开展“魅力海埂    耀动滇池”视觉主题文化活动;11月是“品味书香篇”,开展“我阅读    我快乐”主题文化活动。

在已经结束的“快乐端午篇”和“全民健身篇”上,活动分别走进卫城社区、滨江社区。6月份,群众不仅欣赏到《昆明童谣剧》等诗朗诵、情景剧、美声独唱等文艺节目,还在家门口体验包粽子和观摩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由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村的非遗传人,为孩子们表演了木板雕刻、剪纸、糖画、草编、民族乐器等非遗文化。7月的活动中,海埂街道10个社区的居民朋友们主动参与到“七彩滨江漫跑”之旅、“健身操”比赛和“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趣味知识问答活动,20支参赛队伍各展其长,纷纷表演《歌唱祖国》、《舞动青春》等精彩节目,海埂街道还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极大丰富了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

胡菊仙是住在滇池卫城的退休居民,在她眼里,“魅力海埂  耀动滇池”主题文化系列活动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剧场,“这个舞台不但为广大市民每月提供了免费享受文化生活的好去处,还为社区和广大民间团体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大舞台。”除了自己参加社区文艺队,胡菊仙的女儿、外孙平时也都参与到主题文化活动中。

郭永林透露,海埂街道通过前两次开展活动发现,在参与活动的居民群众中,群众年龄层多在30—70岁之间,以及幼儿园年龄段孩子。下一步,他们将会针对低年龄段群体开展更适合年轻人的文化活动,如滑板、街舞比赛等,以弥补群众公共文化的“年龄断层”。同时,海埂街道还将力争把海埂片区的文化资源串点成线,搭建“海埂文化线路图”,进一步打响“魅力海埂    耀动滇池”这一主题文化品牌。

对味”群众  农民花灯唱到了国外

如果说海埂街道带来的更多是年轻和清新,那么大渔街道给人留下的印象则是“浓厚的乡土气息”。从滇池路的尽头沿环湖东路一直驱车27公里,来到环湖南路一旁的半山腰上,就是大渔街道办事处常乐社区所在地。在村民们口中,还是用“常乐村”称呼这里比较亲切。

作为一个典型的涉农社区,这里的大众文化需求形式以唱花灯和广场舞为主。常乐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李介绍,由于社区党员队伍的文化程度差异较大,采取大家都喜爱的花灯形式,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辖区党员、干部、居民进行宣传是再合适不过。从2000年开始,拥有16名成员的常乐社区文艺队就开启了花灯创演之路,并且越唱越好:

2013年,花灯歌舞《创先争优传统好》获得昆明市广播电视台第4频道优胜奖;2014年花灯歌舞《群众路线教育好》获“首届中国民间古艺大赛”二等奖;2015年5月,常乐社区文艺队还受邀到韩国比赛,并在“中韩文化艺术交流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在2015年《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要以标准化、均等化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因地制宜探索提升服务效能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让百姓享受更“对口味”的公共文化服务,常乐社区文艺队坚持“自费、自愿、自立”的原则和精神,五年时间内共编排了156个花灯、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不仅把花灯传统文化带到异国他乡,还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软硬兼施”繁荣城乡文化

傍晚,高新区马金铺街道文化站前的小广场犹如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绿荫下,老人打着太极;草坪边,孩子嬉戏玩耍;球场上,年轻人挥汗如雨。

前两年可不是这样。在原先设在老路边的老文化站,居民们甚至没有一块可以活动的公共场地。而从去年新文化站重新选址建成开始,以前“有站无地点”的现象改变了:

职工运动会、书画摄影比赛、广场舞比赛纷纷在文化站上演,居民们自娱自乐丰富精神文化生活。13个农家书屋,带着2800多册新增书籍开进乡村,农民不出村就能上网获取新知识,享受新生活。

加大投入  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硬指标

作为我市成立只有23年的年轻城区,高新区由昆明主城西北片区(建成区)和马金铺片区两部分组成。而在距离昆明主城20多公里的马金铺街道办事处,有着13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有3万多人,农业人口的比重达95%以上。而2014年之前,这里甚至没有一个达标的文化站,功能室也不齐全。

根据国家对文化站建设的相关要求,文化站的设置地点要具有独立性,不能和政务在一起,而原本的马金铺文化站一直不具备这个条件。2014年7月,高新区利用一栋原地方发展局的二层办公楼,改造成为占地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室内各站室面积约500平方米的马金铺街道文化站。这样一来,马金铺文化站就独立了出去,而且地点位于马金铺新城产业基地,马澄公路南侧,与东中环派出所相邻,属于街道的核心区,各社区居民前来都十分方便。

在文化站一楼,设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娱乐室、多功能室、陈列室、培训室。室外,高新区还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篮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室以及健身路径供居民免费使用。目前,图书室藏书约5500册,电子阅览室配备了20台电脑,娱乐室配备了价值约19万的卡拉OK机等一系列的设施设备。

今年1月,为了满足群众的高密度查询和方便快捷的需求,马金铺街道文化站又投入5万元还对站内图书进行电子管理、电子网络全面升级改造。利用GDLIS  XP和GDLIS金盘图书管理集成软件,全力推行图书阅览室业务自动化管理,对站内3000余册书刊和非印刷资料(视听资料、光盘、文献等)的采访、编目、典藏、流通、公共查询、馆际互借、参考咨询等业务工作进行自动化管理,一方面解决文化站人手不多的现状,同时也为老百姓借书看书提供便利。

这就意味着读者到文化站借书可通过电脑来进行查阅,这种方式也改变了以前传统的人工图书借阅管理模式,可以说在整个昆明乡镇一级的文化站中,目前我们是唯一一家。”马金铺文化站站长吴冬梅说介绍:图书电子化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是对每本书都进行编号,配上一个条形码。当读者来借阅时,可在电脑上进行搜索,用最短、最快的时间能查询到所需书名在图书室的哪架、哪排,十分快捷和方便。

挖掘特色  提升本土文体建设软实力

公共文化服务不仅仅在于硬件上基础设施的完善,更在于将这样的已经落地的基础设施能够真正用起来。如何让跟上时代的硬件设施不仅仅是“看上去很美”,吴冬梅想到了在软实力上下功夫,“马金铺街道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农民,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因此举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人人都参与进来十分重要。”吴冬梅决定,就从农民主题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始打造。

今年2月,文化站发动13个社区的居民选送了26个节目参加马金铺街道首届春节文艺汇演,农民群众上台唱花灯、演小品,前来观看的居民有五六百人,好不热闹。同时,马金铺文化站还给予“林塘龙狮队”扶持,这支龙狮队组建于2004年,由当地农民自发组织的成立。今年,“林塘龙狮队”代表高新区参加市级龙狮比赛展演荣获三等奖。此外,在“昆明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村委会)农民篮球赛”上,马金铺街道组织大营社区、化古城社区篮球队代表高新区参赛。最终,两支球队获得了由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颁发的“精神文明奖”。

在文化站的陈列室,还陈列着马金铺街道民间绘画艺人卓丽萍、肖春秀的民间绘画作品。作为高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卓丽萍、肖春秀的作品反映了高新区农民平日辛苦劳作、热爱生活的情景,曾屡次参加市级、区级比赛,多次获奖并得到群众好评。吴冬梅介绍,下一步马金铺街道文化站将邀请两位老师开设培训班,一方面留下更多的绘画精品,另一方面教授更多的农民画爱好者,传承这项具有地方代表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昆明日报 记者王姗  杨韵蒙)

文化昆明

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

昆明报业传媒集团·昆明日报

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