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强化重点流域治理,以水质目标倒逼治理措施落实取得成效 清水穿城过 白鹭舞婆娑

06.06.2016  19:10

昆明强化重点流域治理,以水质目标倒逼治理措施落实取得成效
清水穿城过 白鹭舞婆娑

 

图为位于昆明市滇池湖畔的大观河五家堆湿地公园。 资料图片

编者按

十二五”以来,云南省昆明市坚持把水环境综合治理摆在生态文明建设首要位置。着力抓好滇池、阳宗海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水资源保护工作,颁布实施了《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创建了公检法与环保行政执法联动机制,以水质目标倒逼治理措施的落实,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稳步提升,市民对良好环境的获得感日益增强。

◆本报记者蒋朝晖

一江清水穿城过,白鹭随流舞婆娑。在彩云之南的春城昆明,记者时常驻足绿树成荫、满河清澈的盘龙江边,和三三两两的市民一起,欣赏婀娜多姿的白鹭在缓缓流淌的河水中悠闲觅食。

十二五”以来,昆明市不断强化滇池、阳宗海、牛栏江、普渡河、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以水质目标倒逼治理措施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科学治水,编制相关规划,市域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

昆明市是一座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在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上一直面临很大压力。

十二五”以来,昆明市着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把水环境综合治理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位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好攻坚克难持久战。

为增强水环境治理成效,昆明市坚持科学治水,着力抓好以滇池、阳宗海、牛栏江流域(昆明段)、螳螂川、普渡河、南盘江和饮用水水源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水资源保护工作。

昆明市在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强化水环境监管执法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为精准解决水环境治理难题提供支撑。如开展草海湖体垂直、水平水质变化研究,草海湖体不同季节水质、水位变化规律专题研究,建成了滇池草海区域水环境监测信息平台。严格落实“河(段)长”制度、定期巡查制度、河道水质排名通报制度,以水质目标倒逼各项工程措施落实。

经过昆明市上下共同努力,市域水环境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自2013年12月29日滇池—牛栏江补水工程正式通水以来,每年可向滇池补水6亿立方米左右,为缩短滇池水体置换及循环周期、构建健康的水循环系统奠定了更加牢固的基础。

与2010年相比,2015年,滇池水质由重度富营养转为中度富营养,营养状态指数由71.04下降到64.47。牛栏江昆明出境断面(河口断面)、普渡河昆明段(普渡河桥)平均水质为Ⅲ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滇池主要入湖河道水质达标率逐年上升。

当前,昆明市正在抓紧开展“十二五”滇池、阳宗海等相关规划终期评估,着眼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提质增效,科学编制完善相关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全市水环境保护重点和重大举措。

推进六大工程建设,滇池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十二五”期间,昆明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滇池治理摆在突出位置,以大幅度削减主要入湖污染物为核心,以改善滇池湖体水质为目标,全面推进环湖截污和交通建设、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入湖河道整治、生态清淤、外流域调水及节水六大工程,开展流域综合治理。

为确保滇池治理工程项目发挥应有效益,昆明市实施了统筹协调制度、目标责任制度、督办督导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公开公告制度等,理顺排水管理体制,加强对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和重点污染源的监管。

在建立健全滇池治理长效机制方面,昆明市深入落实“河(段)长”责任制,建立以包治脏、包治乱、包绿化为主要内容的“河道三包”责任制,加强对36条出(入)湖河道及其84条支流沟渠的长效管理和督促检查,将日常管理向街道(乡镇)、社区(村)、小组、单位、住户延伸。

在依法治湖方面,昆明市推动颁布实施《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云南省牛栏江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创建了公检法与环保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公安、检察院及法院成立了专门的环保工作机构,使滇池治理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常态化。

同时,昆明市还探索创新宣传机制,营造全社会参与滇池治理保护的氛围,初步形成了推进滇池治理的强大合力。

据了解,截至“十二五”末,滇池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湖体水质得到持续改善,流域基本形成截污治污体系,入湖污染物大幅削减;滇池湖滨生态及面山植被得到恢复,流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流域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滇池首次实现规模化生态补水,入湖水资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加快恢复阳宗海水质,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改扩建工业项目

阳宗海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因2008年砷污染事件影响,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进展备受关注。

十二五”以来,昆明市着眼改善阳宗海水环境质量,坚持统筹谋划,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监督管理,加强部门联动,实施砷污染源综合治理、入湖河道综合整治、流域生态建设、面源污染治理等重点工程,全力推进阳宗海保护治理各项工作。

在阳宗海砷污染源综合治理工作中,昆明市抓紧实施含砷危险废物清理处置、含砷废水收集处理、“沉淀吸附法”治理阳宗海水体砷污染、 地下污染泉水治理、磷石膏流域外搬迁等砷污染源治理工程,实现湖体砷浓度逐年下降。

昆明市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程,在阳宗海沿湖6个污染较大的村庄,通过实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程、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等,最大限度减轻农业农村面源对阳宗海的污染。

昆明市全面实施《阳宗海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六大类24个项目,截至2015年底,累计完成投资2.53亿元,规划项目已完工21个 ,完工率为87.5%。阳宗海环湖截污工程建设已全面启动。

昆明市坚持依法治湖,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立市区联动执法机制,强化对重点企业的日常监管,实行日常督察和随机抽查制度,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执行《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严格环保准入,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消耗型项目建设,在阳宗海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改扩建工业项目。

同时,昆明市还定期监测阳宗海湖体和入湖河道水质状况,及时进行水质分析与研究,实行水质状况动态跟踪管理,为阳宗海保护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阳宗海湖体水质保持稳定,水质接近Ⅲ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