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开创全国公共资源交易“互联网+”先例

27.11.2015  10:03

  来自昆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市委改革办) 消息,在全市深化改革的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下,昆明涌现出除了一批深改典范,其中包括由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办牵头,在全国开创了应用PPP模式建设“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先例,顺畅地搭上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快车。

  据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办介绍,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系统建设严格按照《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及其《电子招标投标技术规范》的要求,将公共服务、交易和监督三大平台分别开发、独立部署,通过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网融合,达到了分类清晰、功能互补、互联互通的目的,实现了公共资源全区域、全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形成了“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政府有效监管”的公共资源交易和监管新模式。

  昆明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系统,从2014年3月正式运行至今,共登记注册了11338家用户的信息,其中:市场主体(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7962家企业、评标专家2684名、招标人271家、政府监督人员和交易中心服务人员421名,记录了259例违规违法及不诚信行为,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网访问量达到169余万人次,为大数据挖掘运用奠定了基础。

  统计显示,全市通过电子化交易系统完成了工程建设项目3103个共3685个标段的招投标,有19215家次企业参与投标,成交额344.31亿元,工程中标价与拦标价下降8.01%,节约投资约20.52亿元。政府采购1126个共1386个标段,有6017家次企业参与竞标,成交额16.85亿元,政府采购成交价比预算价下降9.38%,为财政节约预算资金约1.13亿元。土地使用权完成90宗地块的交易,成交额73.24亿元,以及国有资产处置等其他30余个项目的交易活动,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总额达434.4亿元。目前,整个系统运行稳定、安全、顺畅,得到了参与各方主体的好评和肯定。

  市委改革办表示,作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互联网+”先例,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办将在今天召开的“全省改革办主任会议暨全面深化改革试点经验总结交流会”上,就改革试点推进情况、经验做法作会议交流发言。(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廖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