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建成“线上+线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30.05.2018  10:35

日前,记者随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专项视察昆明市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时获悉,昆明加快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打造了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昆明模式”,初步建起集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智慧网络平台、12348热线平台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并研发推出全国首个法律咨询机器人,在全省率先实现“线上+线下”的公共法律服务。

首创

法律咨询机器人成市民“法律顾问

工作日,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楼大厅,陆续有前来进行法律咨询、办理公证、司法鉴定等的市民。过去,老百姓碰到法律问题或纠纷,大多只会跑律师事务所咨询,耗时耗力。现在,由“以租代建”模式建立的全省首个高标准、高规格的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借鉴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经验,充分整合法律援助、公证服务、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多项公共法律服务职能集中进驻中心,实现了“一站式”服务。“我们挑选了一批业务精、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入驻中心,为市民提供高效、快捷的公共法律服务。目前,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月访问量约400人次。”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大厅正中,一个集合了法律咨询机器人、法律援助网上服务、智能法律文书、人民调解,以及法律服务官方公众号等功能的信息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终端机引人关注,它已成为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得力助手,更是市民贴心的“法律顾问”。“一般的法律文书,诸如婚前协议、离婚协议、工伤认定申请、交通事故赔偿流程及起诉状等,只要按提示要求选择或填上相关信息内容,智能法律服务平台就会自动生成通用的法律文书;如果想提前了解自己遇到的法律纠纷法院会如何裁判,点击进案例库或法律法规查询模块就可查询。”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边介绍这个全国首个涵盖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服务、社区矫正、法治宣传等12项司法行政职能的法律咨询机器人,一边点击触摸式大屏进行操作演示。

成效

建成160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方便基层群众就近获取公共法律服务,市司法局立足“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积极开展“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探索,创新推出法律咨询机器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智能互联水平,实现了“12348云南法网”“昆明掌上12348”与法律咨询机器人的互通互融,构建起功能更为全面的公共法律服务智慧网络平台。同时,逐步将公共法律服务的功能延伸到法律援助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等,让老百姓能全天候、多方位、无差别地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法律服务。

通过前期试点,智慧网络平台提供的3分钟智能精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在线预审、人民调解在线申请、公证在线办理等多项便民功能获市民点赞。目前,全市分别在市级、五华、西山、盘龙、官渡等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铺设了24台法律咨询机器人终端机,已为市民解答法律问题、提供解决方案15万余次,90.71%的用户认为平台提供的法律意见书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

同时,各县(市)区也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推进实体平台建设。盘龙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覆盖,构建了“半小时法律服务圈”。五华区在全省首推“线上+线下”公共法律服务,打通了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已建成160个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计划

推进实体、网络和热线三大平台建设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效率,市司法局已将“12348”热线与法律援助热线两线合一,升级建成“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实现了咨询服务、法治宣传、信息录入、援助引导等一体化功能整合。同时,突出“互联网+12348”的导向,实现热线平台与网络平台的业务融合、数据整合,群众拨打热线后可接入网络平台,热线平台咨询的便捷性、可靠性和群众满意率也逐步提高。热线平台自今年1月开通至今,共接听来电4599次,网络访问量达12万余次。

现在,法律咨询机器人的运用、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及“线上+线下”的公共法律服务,不仅让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增多了,法律服务的覆盖面扩大了,服务形式也丰富多样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市级推动和基层创新的合力之下,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

下一步,市司法局还将把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作为为民办实事、推动精准扶贫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推进对接互通、有机融合的实体、网络和热线等“三大平台”建设。完善平台建设规划,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全面推广应用“微信+公共法律服务”,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加快“12348”热线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纠纷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服务投诉等综合性服务功能。同时,加强实体平台、热线平台与网络平台的业务融合、数据整合,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一站通”“一线通”“一网通”。同时,提升信息应用水平,推广使用法律服务咨询机器人,并在全市辖区内的法律援助中心、法院、妇女维权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工会等法律援助型服务部门内全面铺设。推广使用“昆明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让老百姓通过手机就可获得便捷的法律服务。还将研发公共法律服务大数据分析系统和档案集成系统,依靠互联网平台的便利性和数据的即时性、共享性等优势,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畅通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渠道。(昆明日报 记者杜仲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