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年内完成危化品企业分类定级

15.08.2015  14:04

昆明的危化品行业现状如何?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给昆明市的危化品行业带来什么警示?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昆明市安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

释疑

无须谈危化品“色变

市安监局危化处负责人杨汉义介绍,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化学品。目前,具有明显或潜在危险的化学品达3万多种,而国家新颁布的2015年版危化品目录中,共有2828种纳入监管范围。

尽管危化品具有危险性,但却是重要的工农业原料,也与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硫酸被称为‘工业之母’,乙烯是工业的风向标,液氨、磷酸等被大量使用在生产中,就连我们平时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的汽油、天然气都属于危化品。”杨汉义说,尽管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危化品的生产、经营、运输、储存只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其安全性是可控的,大家完全无须谈危化品“色变”。

现状

行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市安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全市共有危化品生产企业69家、储存仓库4家、使用企业1家、危化品在建项目14个,另外有危化品经营企业1116家,其中包括加油站417家、油库6家、其他经营企业693家。

近几年来,昆明市逐步加大对危化品行业的规范、监管力度。例如,不断推动城镇人口密集区域危化品企业的搬迁,2012年以来,仅由市安监局组织的危化品企业搬迁、转向、拆除、注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就涉及28家企业。

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也是近年来的重点。截至目前,已有55家危化品生产企业、366家加油站、5家油库、3家储存企业、1家使用企业、3家无仓储经营企业达到了三级以上标准,其中一级标准化企业1家、二级标准化企业23家。

此外,去年7月由省政府挂牌督办2个危化品行业重大隐患的督促整改、1项市级挂牌督办项目目前均已整改完成。

杨汉义说,目前,昆明市危化品行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隐忧

总体存在小散弱的问题

尽管目前昆明市的危化品行业总体稳定,但是,我们还是要从天津爆炸事故中反观昆明现状。”杨汉义说,“昆明市危化品行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尽快解决。

据介绍,昆明市危化品行业总体存在小、散、弱的问题。昆明市“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18个物流场站中,没有一个危化品物流专业园区。

规划的缺失,不仅给危化品生产经营带来隐患,也造成了行业发展的瓶颈一直无法突破。由于缺乏专业化的危化品物流园区,目前,昆明市只有4家具有资质的危化品储存企业,库存面积约2.7万平方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很多危化品经营企业的货物存在着“无处可存”的尴尬境地。这也带来了少数企业非法仓储危化品,而监管部门难以有效打击的问题,造成监管漏洞。

此外,相关制度建设落后、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等,也是昆明市乃至全省危化品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之一。

对策

规划建设专业物流园区

杨汉义认为,危化品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原料,要解决目前昆明市危化品行业存在的问题,需要全市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高度重视危化品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将危化品的物流仓储纳入“十三五”规划范围,合理选点、布置专业化的危化品的物流园区。

全省危化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已引起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6月,省领导在一份批示中建议昆明市首先在全省打造专业化危化品物流示范园区,取得经验后向全省推广。

物流园区应建设危化品交易区、仓储配送区、停车区和综合服务区四个板块,根据危化品种类分类建设专库专用的仓储区。同时,园区还应建成智慧型园区,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运用自动化技术对园区内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实施管理,实现危化品经营和仓储环境的全方位监控,并采用电子签收、导航、定位、传感等手段对货物物流过程进行全过程跟踪。此外,还可使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危化品的销售量、库存量、物流量等进行大数据分析。       

监管

年底前完成分类定级工作

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强化了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此次天津爆炸事故涉事企业的责任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杨汉义说,天津爆炸事故再次说明,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和源头,企业把不好安全关,安全生产无从谈起。

据介绍,目前昆明市正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系统,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掌握企业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治情况。“今后,对于不报、少报隐患排查整治情况的企业,将根据规定进行处罚。”杨汉义说,年底前,全市还将完成所有危化品企业的分类定级工作,根据企业的情况按照评分准则进行打分,将所有危化品企业分为A、B、C、D四级,对于A、B级企业减少督查,而对C、D级企业则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昆明日报 实习生刘定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