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生活垃圾分类优秀典型系列报道

22.02.2022  16:38

来源: 昆明日报   

按照国家住建部及云南省、昆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要求与规划,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从2018年起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立以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14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度假区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度假区城市管理局作为度假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牵头部门,按照市级统筹安排,致力于按照区域发展定位创造优美、良好、整洁、有序的区域环境。在提升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建设来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这一关系民生福祉的“关键小事”,打造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度假区模式”。

启动之初,通过向全国垃圾分类做得比较好、走得相对快的城市学习先进经验,再通过近半年对昆明市本地居民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特点进行调查了解,结合度假区的发展定位,度假区城市管理局确定以大力宣传引导为切入点,以“政府督导 企业运营”“互联网 ”运营模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四年来,度假区城市管理局面向不同受众群体开展各级培训和知识讲座,逐年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例会,在摸索中不断调整、优化、更新,因地制宜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截至目前,运营模式逐步完善,分类设施铺设及改造基本完成,居民分类意识大大提升,连续四年顺利完成市级要求的垃圾分类工作各项覆盖任务。除了健全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外,还以居民小区、党政机关、校园、景区为主阵地,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其中6个居民小区、6个别墅小区、全部党政机关、全部学校、2所医院、2个景区作为示范片区,实现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流程覆盖。

在中天融域二期外的融康路中段,建成第一个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互动体验中心,除了具有客户咨询服务、积分商品展示、多媒体互动宣教、大数据系统监测等功能模块外,还可以通过垃圾分类全流程动态沙盘了解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运输、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流程,并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家庭亲子互动实践、手工艺品制作。“这个垃圾分类互动体验中心由度假区城市管理局牵头,于2019年10月建设,成为目前昆明市乃至整个云南省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首创亮点工程。”度假区城市管理局环卫科科长普映红介绍,建成两年多来,体验中心与辖区内的社区、学校、政府部门、志愿者社会组织都展开密切沟通协作,为来访的单位及个人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开展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亲子活动、培训教育等,成为度假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中一个非常实用的综合性平台,为昆明市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提供助力。

宣传教育引导一直是度假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核心。度假区城市管理局根据宣传受众、时事热点、重大节日等因素专门制定宣传活动形式与内容。无论是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居民小区还是旅游景点,都量身拟定有针对性的宣传推广方案,并将垃圾分类与创文创卫、科学防疫、世界环境日、中国传统佳节等充分结合,提高群众参与度,获得高度好评。在垃圾分类宣传氛围整体营造上,除了发放宣传材料之外,度假区还精心设计一些小奖品,把垃圾分类方法与标准植入到奖品发放过程中。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终端,在滇池大坝、智慧公厕等人流较为密集的区域,在智能设备屏幕上播放垃圾分类宣传教育视频,让居民与游客耳濡目染,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普映红介绍,在垃圾分类桶站的设置上,度假区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进行细化研究,在不同的区域使用不同的垃圾分类桶站设备。“在滇池大坝这个度假区对外宣传和展示的最大窗口,采用‘宣传 分类’的智能分类设备;在一些公共单位和小区,突出文化特色和环境保护的主题思路,设计具有度假区特色的垃圾分类桶站,体现出度假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在校园里根据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年龄段孩子身高、思维特点并契合各类校园的文化气息,设计打造出三种不同外形和高度的分类桶站。

下一步,度假区除了继续做好2021年已确定的6个示范小区和1个强制分类小区相关工作之外,工作重心将会向公共区域转移,比如滇池大坝、云南民族村、海埂公园、捞渔河公园等重点景区,公园1903等商圈,将垃圾分类工作再细化调整,制定适合度假区以及符合昆明市总体要求的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把垃圾分类工作融入整体环境的塑造中,展示“垃圾分类新时尚,绿水青山度假区”理念,把度假区打造成一张代表优美人居环境的名片。(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