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争创云南省第十届双拥模范城工作纪实

01.08.2018  09:53

官兵排队等候义务献血。

昆明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双拥工作已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名片,昆明先后7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9次被评为“云南省双拥模范城”。昆明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驻昆部队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全面建设的总体规划,着力在拓展新思路、构筑新载体、搭建新平台、丰富新内容、打造新亮点上使长劲、见成效,全市双拥工作呈现出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全面提高的良好态势。

军地联谊活动牵手成功的男女嘉宾。

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双拥工作有力推进

建立健全双拥组织。昆明市各级双拥组织机构从2002年组建后,双拥办实行单列,坚持军地合署办公制度,做到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保障、办公场所“四落实”。市县两级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驻昆部队团以上单位成立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乡镇(街道办事处)成立双拥工作服务站,村(社区)建立双拥工作队伍。       始终突出双拥地位。昆明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创建“双拥模范城(县)”视为党政军共同的重大政治任务与荣誉,积极将双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事关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全局的战略任务来抓。军地各级始终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四个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体系,统一考核;纳入军地互办实事范畴,统一安排;纳入财政预算,统一保障;纳入全民教育,统一组织;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统一实施。持续完善双拥机制。市、县两级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党委议军会、军地联席会、国防动员委员会例会、武委会例会、军民融合项目建设汇办会议等机制,坚持党政领导干部过“军事日”、军地领导互访、军地合署办公、双拥成员单位定期汇报工作、地方党政领导联系部队协调工作、军地双方协调处理重大紧急事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双拥工作等制度。

开展宣传教育,强化全民国防和双拥意识

突出宣传教育重点。各级各部门把党政机关、两新组织和领导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青少年学生作为宣传教育重点对象,把每年的春节、清明、“八一”、“十一”等节日定为军事日和国防双拥宣传教育日,9月定为国防教育月。市级领导班子坚持每年深入部队,通报昆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到部队过军事日等活动,征求部队对现代新昆明建设的意见建议。4年来,参加国防教育的领导干部达2万多人次,在校学生接受国防教育46万多人次,军训学生30多万人次,全市系统接受教育的干部群众、官兵达200多万人次,教育面达99%。丰富宣传教育内容。国防教育以国防理论和国防精神为内容,以重要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利用军地国防教育展厅、军史馆、烈士纪念馆、红色景点、革命遗址等有形基地,通过集体参观、专题宣讲,为立功战士送喜报、为军烈属挂“光荣军(烈)属”牌等活动,融宣传与服务为一体。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国内新闻媒体和国防教育资源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态势,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4年来,昆明市在各类媒体发表双拥类文章80余篇,制作播出了《军政军民心连心、融合发展谱新篇》《春城绽放双拥花、军民同奏融合曲》《子弟兵·老百姓》等大型双拥宣传专题片及栏目节目。结合重大节日活动,各级党委政府召开双拥座谈会、军地联谊会,举办双拥文艺晚会400多场次,开展国防知识竞赛、传统英模报告会30多场次,举办双拥书画、图片展40多场次,制作大幅户外广告宣传牌57块,利用新媒体开展双拥宣传活动。

庆祝建军节暨军事日活动。

着眼强军目标,支持部队改革发展建设

大力支持驻昆部队建设。近年来,昆明市共向驻昆部队划拨粮油、水电等补贴8953.7万元,无偿划拨军事用地800余亩,投入资金1.2亿元用于支持部队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建设,解决部队军改中存在的问题;昆明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军地协调会,专题解决10余件军地历史遗留问题,收集涉及部队营区搬迁、产权确定、高压线路及水渠改迁等60多项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分类分批次解决,目前已顺利解决57项,对其他9个不能解决的问题分别提供了政策依据,并作出了耐心解释。务实开展实事拥军活动。始终坚持“拥军办实事”的原则,持续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深入军营开展送温暖、送健康、送文艺、送电影、送法进军营等活动;举办“相约春城、牵手蓝天卫士”军地青年联谊,“携手彩云南、情定火箭军”百对新人集体婚礼等活动;推行科技拥军,在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单位,建立人才培训和智力拥军基地,向部队赠送电子产品、体育用品850多台(件),赠送各类科技文化书籍72000余册;深入实施窗口拥军,在医院、机场、车站(地铁)、高速公路收费站、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立明显标志,全面实现军人优先、军人免费、军车免费,开设部队公交专线车,解决官兵出行难问题。精心组织双拥慰问活动。每年春节、“八一”建军节、新兵入伍等时间节点,组织走访慰问及演出活动,召开军地座谈会。积极开展与海军“昆明舰”共建活动,2016年签订了“城舰共建”协议,加强互访交流,共投入近300万元用于支持舰艇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建设、赠送具有云南特色慰问品等。不断提高征兵工作质量。始终把征兵工作经费纳入财政统筹优先保障,把征兵宣传纳入双拥宣传一并实施,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征集工作的有效机制,着力解决高校征兵“无机构、无人员、无场地、无经费、无指标”等具体问题,大学生征集比例逐年提高。4年来,均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征兵任务,征兵“五率”考评年年优秀,连续10余年无责任退兵。

落实优抚安置政策,解决官兵“三后”问题

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目前全市共有优抚对象43100余人,自2015年以来,全市共下拨优抚经费7.1亿元,地方财政共发放医疗补助费4638万元,解决军队离退休干部医疗补助费3000多万元,兑现义务兵家庭优待金9800多万元,将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范围,保障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高于国家标准,优抚面达100%。全市共接收安置退役士兵5121名,军休干部409名,无军籍职工75名,计划安置军转干部424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1115名及随转家属21名,随调干部家属36名,安置率达100%。积极做好家属安置和子女入学工作。2016年市委、市政府在某部队调研中了解到,很多随军家属因为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部队党委和官兵压力很大。为此,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不到半年时间一次性解决了该部队40名随军、随调家属的就业问题,2017年又为武警某部一次性解决21名随军、随调家属就业问题。4年来全市共解决驻昆部队219名干部随军家属的就业安置,协调解决3600多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问题,解除了官兵的后顾之忧。积极推进“军人之家”试点工作。2018年3月,昆明市下发《关于开展成立“军人之家”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主城五区和安宁市开展“军人之家”试点工作,试点单位通过前期精心筹备,于5月底在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挂牌成立“军人之家”组织机构,并确保有经费保障、有活动场所、有专职工作人员,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经常性地组织退役军人开展各项活动。

部队官兵在长水机场除雪。

支持驻地经济建设,践行子弟兵服务宗旨

完成急难险重任务。4年来,驻昆部队先后参与重大森林火灾扑救、防汛抗洪、山体滑坡、机场除雪等急难险重任务,共出动官兵5万多人次、车辆1500多台次,抢救和转移群众5000多人,挽回经济损失近2亿元。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及“南博会暨昆交会”安保等重大任务中,驻昆部队充分发扬我军优良传统,积极踊跃参与城市环境清洁整治、车辆交通疏导、文明城市宣传等工作,为昆明建设贡献力量。积极支持驻地经济建设。2015年以来,驻昆部队先后出动官兵2万多人次,参加滇池环境治理、湿地保护和环湖工程建设,建设“双拥林”“国防林”2000余亩;结合2016年《驻昆部队参与昆明市脱贫攻坚定点挂钩帮扶工作实施方案》,驻昆师(旅)级以上部队先后投入精准扶贫款930多万元,持续对禄劝、寻甸、东川的贫困村进行扶贫帮困工作;广大官兵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云南昆明血液中心义务献血近400万毫升,通过“慈善一日捐”等献爱心活动为贫困山区学校捐款近1300万元,捐赠衣物22万多件;驻昆部队各医院每年开展爱心医疗活动,为群众免费义诊10000余人次,发放免费药品60余万元。开展军警民联防共建。驻昆部队把维护边疆稳定、社会稳定和部队稳定作为支持地方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军民共建、共防、共管、共治活动,积极参与“平安昆明”建设。特别是“3·01”暴恐事件发生后,昆明市公安局与武警昆明市支队、武警昆明消防支队、驻监管场所武警部队等密切合作,共同执行治安巡逻,警卫、武装看守任务,组织开展反恐维稳、反越狱等战术训练,以增强维护治安秩序的能力。

新时代新气象,新征程新作为。昆明市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务实苦干,为谱写崭新的双拥篇章而努力奋斗!(图文均由市双拥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