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多样化帮扶让村民安心变居民
国庆期间,东川区箐口村的村民李明安和其他人一样,搬进了位于起嘎的易地扶贫安置房,这里有宽敞明亮的房间,整齐的街道……而让李明安更为安心的是,街道统一联系的工作岗位,也通知他在国庆后就可上班。今年10月,位于东川区的昆明市最集中的易地扶贫安置点起嘎迎来首批入住村民,通过就业帮扶、社会保障接续等手段,让农民顺利“上楼”的同时,实现了“村民”到“居民”的转变。
搬迁村民“融入城市”
就业帮扶实现搬得出、稳得住
就在搬迁入住前,李明安和邻居一样,有许多担忧。“以前在农村老家的时候,吃地里种的菜,最差也有一锅洋芋可以吃饱,在城里什么都要靠买。”李明安说出自己的担忧。
从国内出现的情况来看,改变了原有生活方式的农民,出现了众多有地“农民上楼”的尴尬,就从昆明的情况来看,最早实施松华坝移民搬迁时,也出现过阳台种菜、居民楼里烧柴火的现象。
如何从村民变居民,也成为扶贫搬迁地工作人员的头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生活和工作的问题。”在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声音,而对于如何帮助村民实现这种改变,昆明扶贫搬迁点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挪穷窝,挖穷根”,这是铜都街道办正在积极推进的工作。当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时候,易地扶贫搬迁就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作为全市城区安置点最大最集中的地区,铜都街道在办好“挪穷窝”第一步之后,也把搬迁进城后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当成了工作重点。
东川区铜都商业街脱贫创业园“体验东川”美食城内,十多个特殊的土特名点餐饮窗口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这些专门针对建档立卡户设立的脱贫帮助窗,一次性解决了20多名贫困群众的创业就业问题。就业的帮扶,也让部分搬迁贫困户能尽快地适应现在“城里人”的生活。
“为让搬迁村民搬得出、稳得住,街道办从土地流转、加大就业等方面解决村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铜都街道办副主任任太荣介绍,除了通过加大就业、劳务输出的力度增加搬迁群众收入外,针对一些年龄稍大没什么技能的村民,还通过为其联系公益性岗位,解决收入来源问题。
起嘎搬迁安置点,几栋已经建成交房入住的安置房下,起地两层的商铺已有部分装修一新,“除了方便入住的居民外,商铺出租所获的资金,也将补贴物业中部分用工支出。”项目负责人介绍,物业中保洁等岗位,绝大多数都是专门针对搬迁居民设置的公益岗位。“东川区有2/3的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进入城区集中安置,为了确保搬得出、稳得住,东川区专门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政策管理办法,通过12条具体措施,开展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保障搬迁群众的生活和工作。”东川区扶贫办副主任刘洋介绍。
政府牵头推进就业帮扶,也让搬迁村民顺利地“融入城市”。以东川区为例,在对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实施技能培训帮扶中,按照“户均培训一人”的要求,开展送技能培训到户的活动,仅去年,就完成农民就业培训2604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3000人以上。
“新故土”的安居乐业
社会保障延续让生活更美好
村民变居民,扶贫搬迁的村民自身,也正接受着生活习惯和角色的转变。之前是村落间羊肠小道,现在是规划统一的城市道路;之前是村委会,现在是社区……就连起居作息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对于扶贫搬迁后的“新故土”,这种角色转变也成为必经之路。
如何加强引导这种转变,也是采访中不少人关注的问题。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杜发春表示,易地扶贫搬迁是一个系统工程,未来如何做好搬迁进城的农民生活延续,还需要当地政府注重搬迁之后对居民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传承等。
事实上,这些问题也已经在易地扶贫搬迁设计之初就有所考虑,在汤丹镇洒海村集中扶贫搬迁安置点,除了居民区建筑设计遵循原有村落生活习惯外,安置点还结合当地白花桃种植习惯,集中打造经济作物种植园区,让村民搬迁之后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延续。而起嘎安置点作为城镇化安置的一个区域,除了在高层住宅设计的区域,保留原有村民的房屋使用习惯进行设计外,在社区文化活动板块设置上,也尽量多地保留当地村民生活方式,以方便村民完成角色的转变。
采访中,不少搬迁居民已逐渐适应了“新故土”的生活,“工作有了着落,居住和卫生条件比之前的还好,我也慢慢习惯当起了城里人。”起嘎安置点的一位搬迁居民表示。
就业帮扶“转型升级”,让搬迁进城的农民生活工作有了保障,顺利实现村民变居民,而另一项措施,也让进城农民更能适应这种转变。
禄劝县则黑撒则段公路旁,戈老村的扶贫搬迁新村房屋整齐划一地排列着,除了窗明几净的新家,让搬迁村民更感欣慰的是,他们也和镇上的居民一样,能够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光是禄劝县,根据去年公布的《东川区易地扶贫搬迁管理办法(试行)》,易地扶贫搬迁村民搬迁入住之后,社会保障关系由相关部门按规定及时进行转移、接续。搬迁群众与安置地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等社会保障政策。
要实现安居乐业,社会保障也是搬迁居民稳得住的关键。事实上,这一需求也在全省工作安排中被明确。今年3月份,云南省民政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搬迁到城镇区域且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享受迁入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对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困难群众,重点帮助解决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生活困难,并由迁入地民政部门及时实施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上楼之后的“转型升级”
精准帮扶将转向促进就业为主
村民变居民,“农民上楼”后,也带来精准帮扶“转型升级”的新需求。在今年朝阳区政协对口帮扶东川区的过程中,北京天一博观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叶昊就直言,东川区易地扶贫搬迁最为集中,也为地方政府和帮扶单位提出新的课题,扶贫从之前的扶持种植养殖业向促进城镇就业转变,就业扶贫更需要重点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来自省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计划搬迁1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第一批13.61万人的安置房开工率达99.4%。在搬迁计划中,也提到扶贫搬迁之后帮扶工作的“转型升级”:帮扶措施从扶持发展种养业为主转向促进就业创业为主。
在今年7月举行的全市2018就业扶贫工作推进会上,昆明市明确提出将继续加大“百企万岗”入昆计划和“百千万”转移输出工程的组织实施力度,今年将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转移培训15万人的目标任务。
东川城区北郊,距离扶贫搬迁安置点不远处,一片新拓展的土地上,几幢厂房框架已经立起。这是北京朝阳区政协协助引入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正式投产后,又将直接解决一批人的就业问题。作为对口帮扶人的中商惠民电子商务董事长张一春透露,下一步,他计划在东川引入其企业的电商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电商模式,帮助更多当地贫困户“在城里”实现就业。
宋春来是就业帮扶的受益者。年初接受集中技能培训之后,他进入了东川区一家新型冶炼企业成为工人,妻子也在街道办的联系下,当上了家政工。“家里现在有两个就业劳动力,加上儿子明年就要从技校毕业了,等到他上班之后,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过。”对于未来,宋春来也充满了希望。(昆明日报 记者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