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 昆明农村贫困人口少了19万

15.02.2016  12:17

    


倘甸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管理体制活、扶持政策好、投入力度大、干部下派多、发展速度快,为昆明市扶贫攻坚提供了经验和借鉴。记者周密摄

昆明扶贫报告》(一) 数读“十二五

编者按

扶贫开发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事关昆滇大局,事关全面小康。

在当下扶贫攻坚决胜期,扶贫开发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重大行动部署,重点发展任务和民生任务,需要我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打赢打好扶贫开发这场攻坚战。为此,本报联合昆明市人们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推出《昆明扶贫报告》,以记取过去,把握现在,掌握未来。

在“专项扶贫提质、行业扶贫提速、社会扶贫提标”等组合拳下,“十二五”时期,昆明市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9.3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底的11.2%下降到2015年底的4.8%,下降了6.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13亿元,金融扶贫贷款17.42亿元,行业部门投入214亿元,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和协调引进帮扶资金12.8亿元。

十二五”以来,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的基本标志来抓,先后制定了《关于“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昆明市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等系列文件,围绕“增投入、定政策,明路径、扶到户,抓改革、添活力,强督查、促落实”的工作思路,突出重点,聚力攻坚。

强基础 411个贫困村实现有房住、有水喝

过去5年来,我们始终把专项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重头戏’,作为扶贫部门的‘责任田’,改革创新,科学谋划,强化管理,攻坚克难,专项扶贫实现提质增效。”市扶贫办主任杨凡介绍说,在专项扶贫中,市扶贫办以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为重点,切实抓好整乡整村推进,多点发力,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12年,昆明正式启动实施《昆明市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以省市411个重点贫困行政村为主战场,围绕贫困村委会通公路、有房住、有水喝、有产业、有学上、有病能就医、有活动场所的“一通六有”目标建设。通过三年持续努力,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成效明显,411个贫困行政村基本实现“一通六有”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末的2582元增加到2014年末的4132元,增长60%。

在交通方面,完成行政村通硬化公路2110公里,自然村通简易公路460个村2181公里,698个自然村通硬化道路1478公里,923个村硬化村庄内道路244万平方米。住房方面,建设40880户宜居农房,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饮水方面,完成五小水利建设439件,架设人畜饮水管道267千米,建水窖1215个,728个村通安全饮用水,解决27万人饮水困难问题。产业建设方面,发展种植业80万亩,养殖大牲畜29万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链,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的发展。在教育方面,改扩建、新建校舍79所9万平方米;在医疗方面,改扩建、新建卫生室78个1万平方米。在活动场所上,建设活动室、活动场所335个15万平方米。

同时,以整乡、整村为重点,大力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六大工程,打造整乡推进筑平台,实施整村推进打基础,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发展后劲。使实施项目的贫困地区形成了畅通美化、安全便捷的道路,安全清洁、保障有力的饮用水,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住房,安全可靠的用电,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的村寨。累计实施整乡推进项目12个,以行政村为单元的省级整村推进47个,实施以自然村为单元的省级整村推进645个,实施市级自然村整村推进1000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7617人。实现革命老区县和老区乡镇项目建设全覆盖。

争创新 “两区”建设探索中国扶贫开发新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昆明倘甸产业园区和昆明轿子山旅游开发区(下称“两区”),作为我昆明市集边远山区、高寒地区、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具有相当大难度。不过,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努力下,“两区”扶贫开发实现重大突破。

2011年,省政府批准“两区”为“云南省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开创了全国“三区合一”的“实体化”运作模式。每年按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筹措设立财力性专项资金,对“两区”开发建设给予专项扶持,累计投入44.15亿元,从市直机关下派32名干部挂职。倘甸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管理体制活、扶持政策好、投入力度大、干部下派多、发展速度快,为昆明市扶贫攻坚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统计显示,五年来,在“两区两县”培训贫困农村劳动力21.98万人次、转移就业20.94万人次。实施安居房建设4957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000户。累计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资金14.7亿元,覆盖农户18.99万户;发放项目贴息贷款2.77亿元,实施项目32个;贫困村互助资金实施规模达1118万元,建立互助社52个;投入产业扶贫资金5100万元,实施项目96个。

转方式 引导社会投入成为常态化

除专项扶贫外,昆明还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共同给力、多点发力,全力推进昆明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十二五”以来,昆明市不断强化行业扶贫,明确行业部门职责,出台部分行业扶贫政策,项目和资金向贫困地区集中,行业扶贫速度加快,力度加大,作用凸显,为扶贫开发注入新动能。

统计显示,五年来在行业扶贫方面,累计投入资金214.31亿元,完成清水海引水、寻甸木戛利中型水库建设,解决了24.39万农村人口和0.89万农村学校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禄大公路、轿子雪山旅游专线公路建设,完成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2340公里。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项目257个,园区发展步伐加快,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行政村宽带和通信覆盖率达87%。实施退耕还林项目59.89万亩,发展经济林果85.4万亩。农村人口基本口粮、饲料粮自给有余,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烤烟收入累计达44.03亿元。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47.6万人次,转移就业35.62万人次。中小学排除危房69.37万平方米。建成239个村卫生室、21个乡镇卫生院,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劳动就业、医保、社保体系逐步健全,实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

此外,在社会扶贫上,累计投入和协调引进帮扶资金127992.1万元,其中:帮扶单位直接投入资金51784.4万元、引进项目资金68686.7万元。援助物资折款3674.7万元,16232名党员干部职工帮扶33214户贫困户、18042名贫困学生,捐资3846.3万元。围绕修路、解决人畜饮水、劳务输出等方面扶持,为贫困地区办了一大批实事好事,社会扶贫由自愿投入向定额投入转变。

首席记者廖兴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