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 昆明全市农业总产值冲刺400亿

12.01.2016  16:30

小康昆明·新征程系列报道一

编者按  十三五”时期,昆明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不少挑战,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在这个新常态、新形势下,市委十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当好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和火车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作出应有的贡献的目标。面对新征程,昆明昂扬向前,迎接崭新未来!

为此,今起推出“小康昆明·新征程系列报道”,擘画“十三五”的美好明天。

晌午刚过,杨春华拉载着满满一车玫瑰鲜花,准备交付云南连宸食品有限公司制作鲜花饼。过去几年中,杨春华靠种植玫瑰花,年收入超过6位数,这是他不曾想到过的。如今,不论是杨春华所居住的宜良县南羊镇周边,还是昆明其他县区,类似这样依托农业转型致富的农户还有很多。

事实上,刚刚过去“十二五”时期,是昆明市农业改革颇为活跃的五年,也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五年。统计显示,2015年,昆明市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在全省的占比均保持在10%左右,位居全省各州市前列。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330亿,比2010年增加130亿元,年均增长6.5%;农业增加值达到197亿元,比2010年增加77亿元,年均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06元(现价)以上,比2010年增加524元,年均增长14.6%。这为“十三五”时期,推动昆明高原特色农业做优、做特,以及农业总产值超过400亿元奠定了坚实基础。

龙头企业近700家

与杨春华合作的企业,是宜良县现代农业园区52家入园企业之一。该园区经过5年发展,面积由6万亩发展到12万亩,形成了“一园”、“两片区”,即农产品加工片区和农业科技片区的产业新格局,不仅有效带动和加快了宜良农业产业结构的“换挡提速”和优化升级,也积极促进了昆明市农业产业化进程。

据市农业局介绍,近年来,昆明市以农业园区、都市农庄为载体,通过政策引导、龙头带动、项目拉动,初步形成了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业产业化集群,推动了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崛起,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依托。

统计显示,到2015年底,昆明8个市级重点农业园区入园企业累计达322户,完成投资96.47亿元,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达76.86亿元,基础设施方面投入51.99亿元。在此发展下,昆明全市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壮大。目前已有679家龙头企业纳入产业化经营统计,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34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93家。农业产业化总产值为498.7亿元,同比增长12%;销售收入为507.5亿元,同比增长12%,辐射带动市内外农户数为193万户。其中就包括杨春华这样的农业种植专业户。

值得注意的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支撑的都市农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昆明已批复都市农庄项目52个,累计完成投资44.6亿元。2015年新审定并启动都市农庄建设10个,完成年度投资5亿元,其中94%的投资来自民营资本。

55个“名牌农产品”称号

农业产业的不断壮大,也促进了农业品牌建设的发展。前述的宜良县现代农业园区,其入驻园区的52家企业,就有多个知名商标、名牌农产品企业, 诸如“滇王”、“李烧鸭”、“宜润”等等。而放眼看全市农业品牌的建设,更是成效明显。据市农产品质量中心介绍,仅2015年完成“三品一标”产品申报就达32个,无公害农产品7家企业13个产品,绿色食品7家企业14个产品,有机食品1家企业5个产品,规模960亩。全市有55个农产品获得云南名牌农产品称号,获得昆明知名商标的涉农企业有35家。

市农业局介绍,品牌企业大多是龙头企业、品质企业,带动效应明显。比如,宜良李烧鸭公司年生产加工规模超过300万只鸭子,占宜良县肉鸭出栏量的20%,其辐射带动宜良910户规模养殖大户,推动了当地鸭子产业化经营养殖、养殖商品鸭1725万只,养殖量占宜良年养殖量的95%。产业效应明显,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农产业的齐头并进,还加快了昆明农村各项改革的推进,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方面,启动富民和五华两个县区的整县推进、10个乡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目前,已确权2333户、完善土地承包合同2333份、确认家庭承包耕地面积6271亩。

按市委、市政府“一产做特”的思路,市农业局计划通过“十三五”五年的努力,力争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高原特色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具体来说,到2020年,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农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率均为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左右,年均增长10%以上;各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00户,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廖兴阳)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昆明市 发布人: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