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东川区:一条洋芋铺就的脱贫路

14.11.2016  13:35

目前,云南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马铃薯种植和加工技术,谋求新的发展。

美编李静/绘图

  发展农业产业,带领贫困地区群众搞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吸收贫困户到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转移就业”。这是很多地区都在推广的扶贫路径。本期《扶贫开发周刊》聚焦依托于种植业、养殖业的扶贫故事,希望对扶贫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吃洋芋,长子弟”。简单的一句口头禅,却形象地道出了云南人民对洋芋的厚爱,也可见其美味和知名度。洋芋,学名马铃薯,在云南的很多山区都适宜种植,也因此成为贫困山区群众的主要粮食。

  今年2月,农业部下发《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十三五”时期,通过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推进产业化开发。在国家级贫困县区东川,在倘甸和轿子山两区,以上新政的带动作用正在放大,贫困户们在企业的带动下,搞起了洋芋的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开辟了一条洋芋之上的脱贫路。

   情结 洋芋当饭吃的年代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胡荣海还记得,小时候每天的主食就是洋芋,如今还专门与洋芋打起了交道,成为倘甸和轿子山两区凤合镇远近闻名的“洋芋大王”。

  “我的老家在山区,那里的人们每天外出干活都带着几个洋芋,中午肚子饿了就烧洋芋吃,傍晚回家煮一锅洋芋就是晚饭,几乎每顿都离不开洋芋。长大后跑运输,每次从云南拉洋芋到贵州去卖,休息区吃饭时都会点上一盘洋芋,饭馆的老板都取笑‘卖洋芋的还喜欢吃洋芋’。”在胡荣海的成长记忆中,洋芋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至今,他还很喜欢吃洋芋,时常都会到仓库里面挑选一些新品种来品尝一下,甚至几天不吃还有些想念洋芋的味道。

  与胡荣海一样,东川区李子沟村委会的苏亚江也对洋芋情有独钟,几乎就是“吃洋芋长大的”。在她的印象中,小时候每餐的主食就是煮洋芋,再搭配一锅红豆汤当菜,甚至一日两餐都是这样的“标配”。

  “我们村子的海拔高,种植玉米的产量不高,而洋芋的收成比较好。所以对农家来说,一年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吃包谷饭,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大米饭,剩余的日子里面都以洋芋为主,即使天天吃也吃不烦。”苏亚江说。

  这样的情结,一方面源于当时粮食紧张,洋芋产量高、生长期短,是山区人民最易种植、能收获的主要粮食作物,填饱了不少国人的肚子;另一方面源于洋芋的口感较好,人们自古以来的传统饮食里都有它。

  如今,山区的农户已不再需要依靠洋芋来饱腹了,但洋芋仍然是人们的最爱。大到云南的省会城市,小到乡下集镇的街角或者小巷道,大多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中年妇女们守着一个木炭火盆或者架着一台燃气炉,火盆上搭一个铁丝网,网上摆满了洋芋,还需带着厚手套,不断用特制的刀具刮去烤焦的外皮,直至透出金黄。剖开后,中间夹入椒盐、辣椒面或是调好的辣酱,散发出洋芋特有的气味,让人垂涎欲滴。

  在燃气炉上的铁锅内,翻腾的菜籽油中滋溜一声放进去切好的洋芋条或者洋芋丁,炸到微黄时捞起沥干,加入香葱薄荷和各种调味料,或者是自家秘制的酱汁、卤腐,颜色鲜亮,香气扑鼻。

  在云南,这只是洋芋最普通的两种吃法,常见做法还有煎洋芋饼、炒洋芋丝、红烧洋芋、老奶洋芋、凉拌洋芋、酸菜洋芋汤、洋芋焖饭、洋芋片等等,简直可以来一桌以洋芋为主的满汉全席。

  从饥荒年代的饱腹食物到现在花样繁多的菜品以及小吃,曾经的洋芋已经悄然发生着变化。

   转变 农户参与到深加工环节

  如今,苏亚江所在的东川区李子沟村委会,开花洋芋已经成为一张名片,每到八九月新洋芋成熟的季节,李子沟村都要接待上万人次。

  “洋芋刚刚种下去,大部分就被预订了,都是发到北京、上海等地区。每到成熟收获时,剩下不多的,村民也不用辛苦背到城里卖,都是城里人跑到村民们的地边买,村民们一边挖一边卖,根本不愁销路。”作为李子沟村委会主任,苏亚江2010年上任时,开花洋芋每公斤只能卖到1.5元左右,到现在已经卖到了6-8元,价格翻了5番。但在她小时候,开花洋芋都要背到东川城区才能卖出去。

  “现在村里老百姓都很少出去务工,家家户户有地就种开花洋芋,特别是村里彝族民居建设起来以后,李子沟村将打造集农家特色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农民旅游新村,进一步带动村民们增收致富。”苏亚江透露,目前已经有5套特色民居正式开业,且得到了客人们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苏亚江计划结合村集体现有的大鹅养殖产业,开发系列生态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洋芋带来的改变不仅仅发生在李子沟村委会。在倘甸和轿子山两区凤合镇,云南泵龙马铃薯种植有限公司就是依靠洋芋种植发展起来的本土企业,目前已经累计吸纳周边村民近12000人次就业,带动凤合镇杨家湾、合里、大箐、务嘎、发来古、新城等村委会进行种植。

  今年,云南泵龙马铃薯种植有限公司还与倘甸和轿子山两区管委会签订了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协议,通过“公司+贫困户”的模式,扶持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洋芋种植项目,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自愿的前提下,能依托当地产业按时脱贫致富。

  按照协议,公司通过马铃薯种植收购、土地流转、务工增收三种方式来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具体为:公司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薯,农户按照公司的技术要求进行中试管理,产品上市后,公司根据市场行情进行保底价收购。同时,可以通过连片土地流转支付地租以及解决就业务工问题,来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大箐村委会大箐村民小组的王世奎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他家就免费领到4包种薯,10亩大春马铃薯的收入在5万元左右。

  泵龙马铃薯种植公司总经理胡荣海告诉记者,公司将精准帮扶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吸纳30名农户进入公司从事分拣、装卸、种植管理等工作,其余20户流转土地通过支付地租的方式来帮扶。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全面推进,云南高寒山区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洋芋,不仅将承载着地区脱贫致富的责任,更将肩负起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记者缪亚平摄影报道

   专家观点:

   基础性研究创新

   才是产业化关键

  云南94%以上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和半山区,非常适于马铃薯种植,特别是立体气候、紧邻东南亚国家的区位优势以及一年四季可大规模种植的条件,为马铃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在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科学研究院教授李灿辉看来,云南省历来是我国传统的马铃薯生产大省和产业优势发展区。近10年来,云南马铃薯的平均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达千万(亩、吨)。而云南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基础研究和生产技术领域重大创新和变革,提高马铃薯生存适应性、提高产量,让马铃薯更符合现代工业化生产加工的需求。

  来自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100万亩,鲜薯产量1257万吨,平均单产1142公斤/亩,面积、产量占全国的10%左右,在全国排名4-5位。

  根据计划,到2020年,云南省将力争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200万亩,平均亩产提高到1500公斤,总产量达到1800万吨左右;鲜薯加工比例达10%,力争马铃薯米线、面条、糕点进入全省主要城市消费,全省人均马铃薯消费量达到60公斤/年,比2015年增加20%。

  “与其他同类作物相比,马铃薯产业化链条最长,可以开发薯片、薯条、淀粉、全粉、航空航天润滑剂、食品添加剂等系列产品,其主粮化战略的关键就是要实现基础性研究的突破,迅速培育出适合开发这些产品的品种,才能在满足既有市场需求和开发新兴市场的同时,提高其附加值。”李灿辉介绍,目前,云南马铃薯薯片加工业居国内同行前列,淀粉加工业由于原料供应等方面的影响,大部分处于停滞的状态。而在马铃薯精深加工的全粉系列等产品方面,则很少有企业涉及。今年9月份,云南师范大学成立了马铃薯科学研究院,目的之一就是研究如何高效、迅速地选育出适合薯片、薯条、全粉等加工的不同马铃薯新品种。

  “虽然研究院才成立不久,但其实已经运作了一年多。”李灿辉告诉记者,目前,研究院正在从事研究四倍体马铃薯基因组研究计划,目的是揭示研究优良马铃薯品种全部基因,相关的研究结果预期将于明年公布。与此同时,另外一个课题是二倍体马铃薯杂交育种,将马铃薯由“四倍体育种-种薯繁殖”研究技术体系转变为“二倍体杂交育种-种子繁殖”的研究技术体系。简单来说,就是今后可以用种子来播种种马铃薯,这需要好几年才会有初步成效。

  “马铃薯块茎繁殖系数低、成本高、种性容易退化、种薯贮运困难、质量难以监控,极大制约了新品种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如果这个项目研究成功,今直接用种子来种植,那么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推广速度、生产效率将会大大提高。”李灿辉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课题,为马铃薯研究和作为主粮产品开发带来“绿色革命”,让云南马铃薯产业化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记者 缪亚平)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
云南高铁旅游城市联盟成立
楚雄、大理、红河、昆明、丽江、曲靖、文山、玉溪8个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