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一男子卖玉米被骗 不忍羞愧设局坑同行

25.04.2016  14:36

    受害人领回被骗玉米款

    3月13日,在文山市做玉米生意的李强心里特别高兴,因为刚刚接到一笔大订单,在昆明收购玉米的老板马松向他订购了200多吨价值42万多元的玉米,李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步入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中。

     自己被骗心生一计坑同行

    砚山人杨兴的玉米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对整个文山地区玉米销售的各个环节、渠道、人员等情况了然于胸,云南地区的行业情况也十分清楚,但精明的他也有被人笑话的时候。

    2014年底,杨兴接到通海一老板订购玉米的电话,由于对方能准确说出玉米收购、销售等环节的具体情况,杨兴信以为真,收购价值6万元的玉米发给对方。对方收到玉米后石沉大海,6万元更是没了着落。

    杨兴被骗后觉得很丢脸,经常约上好友王磊喝上几口,排泄心里的“烦事”。一来二去,王磊不经意间冒出:要是我也像你一样对玉米这行这么了解,别说骗6万,再多点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一语惊醒梦中人!两人一拍即合,一个迅速赚钱的计划呼之欲出。

    查获作案用鸭舌帽

     精心伪装步步为营

    去年12月,杨兴和王磊多次策划后设计了一个“完美”的骗局,他们从非法渠道获得了两张他人的身份证,多次前往开远、弥勒、石林、宜良、昆明、安宁、南宁等地了解当地玉米收购商情况。做好以上准备后,杨兴和王磊分工实施放长线钓“大鱼”。

    “喂,文山的张老板吗?听说你那里有玉米,我想订购200吨”、“喂,文山的王老板吗?听说你那里有玉米,我想订购200吨” ……杨兴经过一番变声,化身为昆明的玉米收购商“马松”,用自己在文山的基础,挨个向在文山做玉米生意的人打电话订购玉米,静待“大鱼”上钩。

    3月13日,打到李强的电话时,杨兴知道“大鱼”上钩了,杨兴和李强套近乎,称自己也是文山人,还说出了许多在文山做玉米生意老板的名字,玉米收购销售等说得也头头是道,讨价还价后两人商定了具体事宜。

    李强赶忙四处收购玉米,由于平时建立起的信任,许多收购商贩和农户把玉米赊给了李强。3月14日,他将200多吨价值42万多元的玉米发往杨兴指定的地点并告知杨兴。

    杨兴发现李强上当,决定要骗就多骗一点,便用“马松”的身份联系上昆明的玉米收购商钟某,以每吨低于市场价几十元的价格将200多吨玉米倒卖给钟某,并电话指挥运玉米的驾驶员将玉米运至钟某处。随后,又电话指挥钟某将首款30万元直接打至李强账户上。待李强收到首款后,杨兴打电话给李强称还要100多吨,承诺收到货后将所有款项结清。

    收到首款后,李强没有多想,将陆续收购的价值34万余元的160多吨玉米再次发往昆明。货到后,杨兴如法炮制将玉米倒卖给钟某,要求钟某将40余万元尾款装箱包裹后拿到昆明小喜村收费站。与此同时,杨兴安排王磊从石林以400元包了一辆微型面包车前往昆明拿包裹,但并没有告诉王磊包裹里装的是钱。拿到包裹后,杨兴声称只骗到了几万元,分给了王磊5万元,随后两人将使用过的电话卡丢弃,各自拿着赃款挥霍逍遥。

    3月27日,知道自己上当受骗的李强向文山市公安局报警。4月1日,在砚山县嫁依镇,民警将犯罪嫌疑人王磊抓获。4月8日,犯罪嫌疑人杨兴从广西返回文山,被民警于富宁县境内拦截抓获,当场从其车内查获作案用“马松”身份证,乔装用灰色鸭舌帽及衣物。19日,在办案民警的见证下,受害人李强领回了全部被骗玉米款。(文中人名均为化名)(都市时报 首席记者程浩 通讯员肖昌万)

编辑:袁思思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