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山彝乡变迁记

07.01.2015  12:27

      看到“拥翠”二字,也许有人会联想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也可能激发对拥山叠翠的无限向往。云南省南涧县拥翠乡是无量山脉里的一些山村,它留给人们的却并不是青山绿水的记忆。

      在拥翠乡代过课的妻子告诉我一些真实故事。上学的孩子箱子里锁的不一定是钱,却一定是水,孩子间借了水是一定得还的。学校没生活用水,就停课发动学生去山下两三公里的河里用洗脸盆端水。实在没法,就打电话向县消防大队求助,让消防车从几十公里外拉水来救急。孩子不洗脸不洗脚是常事,洗澡就太奢侈了。

      拥翠穷于水、苦于水,发展囿于水,世世代代饱受缺水的煎熬。

      拥翠乡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曾修了不少水塘、水池,但终因水源不足蓄不上水而失败;到了六七十年代,修建了许多喷灌池,但最终因为水源不足或不利于聚水等原因,大多数喷灌池成了“白天晒太阳,晚上看月亮”的干池子。

      痛定思痛,拥翠乡开始致力于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八九十年代,拥翠农民开始了兴修“五小”(小水窖、小水塘、小水池、小水沟、小水井)工程,特别是小水窖真正发挥了大作用,大大改善了拥翠缺水困境。拥翠温泉村建成了容积24立方米的小水窖400多个,解决了400户1600多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许多村子户均水窖超过1个,甚至有些人家有五六个水窖。1996年拥翠村农民罗寿昌拿出1500元给女婿修水窖成了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后来许多拥翠人纷纷效仿,把水窖作为嫁妆成为一种时尚之举。

      如今,投资400多万元的拥新片区烟水管网工程已经完工,解决了新华村全村,拥翠、旧马街村的部分村组和乡政府机关的饮水困难问题。投资700万元的温泉安立片区烟水工程解决了十几个自然村生产生活部分用水难。拥翠村委会富谷片区引水工程和拥翠乡机关片区引水改造工程则解决长虫街周围10个自然村4581人11000头大牲畜的饮水及农业生产灌溉问题。

      现在拥翠乡几乎家家自来水到户,很多家庭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彻底告别了缺水的辛酸历史。2010年大旱里,拥翠的“长藤结瓜”的水窖抗旱模式还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特别关注。

      小姑在我很小的时候嫁到拥翠的一个小村,10多公里山路,中间隔着高高的凤凰山,去一趟真不容易。我们彝乡的风俗是正月和六月火把节一定要接出嫁的姑娘回娘家的,接小姑的任务就成了我家姐弟三人的难题。只因我是男孩,虽然我最小,从小学毕业也就是我十一岁那年开始,一年两趟。几乎每年都由我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直到后来到外面上学、工作。

      去小姑家的路多数是羊肠小道,爬上壮观的石门槛,穿过凤凰山鸟道驿站,风景挺美。可最叫我怵头的不是这10多公里山路,最难忍耐的是小姑那个村的一些陋习。村民为了积农家肥,在路中央挖了粪塘,让人踩马踏,于是村里牛屎马尿,浊水横流,蚊虫乱飞,叫人无处落足。村子里到处是低矮破旧的房子,垃圾遍布,几乎没有一间房屋刷点石灰什么的。到了小姑家,堂屋里摆着张破旧的八仙桌,几只缺了腿的凳子撂倒一旁,因为就在堂屋里生火做饭,堂屋的楼板、墙早被烟熏得黑洞洞的。几乎没一户人家有厕所,大便小便就遍布屋后墙角边或果木树下。

      到外面上学后就没时间再去小姑家了。后来又在异乡教了多年的书,一晃20余年过去了,这些年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故乡那个小小的村庄和小时候的那个贫寒的家。我也常跟姐打听小姑家的情况,姐也说变化大着呢。

      今年春节,我偕妻携子回老家过年。正月初二我自告奋勇去接已逾花甲的小姑。无需再走10多公里长长山路,车子已可到达小姑村口。眼前的景象叫我又惊又喜:一排排红墙白瓦的整洁房屋掩映在葱郁的果木丛中,几间砖混房散布其间,村里水泥卫生路面宽敞干净,通达家家户户门前。小姑家盖起了气派的大门,两间砖瓦房整齐漂亮,院子是平整的水泥地坪,院子一侧还盖了洗澡间、厕所、卫生厩。客厅里摆着漂亮的家具和电器,电视也能收到好几十个台呢。

      我在小院转来转去打量这个与我记忆格格不入的农家。小姑笑着告诉我,这些年小村的变化是挺大的,说是建设新农村、小康示范村,村民得了政策的许多好处。现在交通方便了,赶街出门都容易了,家家接了自来水,装了太阳能,天天能洗热水澡,煮饭用上电了,多数人家都装了电话、买了摩托,读书的孩子也多了,隔壁的小姑娘都到北京念大学了。

      无量山生态资源优势有多大潜力可挖?南涧山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门路在哪里?山里彝家未来的生活会如何变迁?

      南涧发展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南涧有小波罗箐、木板箐、栏干箐、阿昭箐、箐门口等带“”的村名,这些村子过去多是偏远贫瘠、邻箐靠山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现在,我们来看看小波罗箐和箐门口两个小村子如今的收入情况。

      小波罗箐,40户农户,184人,全村均为彝族,户户种茶,全村所有耕地均已种茶或间套种茶,户均茶地面积约10亩,2009年户均茶叶收入约1万元(2007年茶叶价格最好时曾达户均3万元)。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茶叶和外出打工,两项占了80%左右。2011年户均年收入约3万元,人均年收入约7000元。全村已盖起小洋楼16幢,近一半人家搬进了平顶房。电视、电话普及率90%以上,不少人家已经有了太阳能热水器、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生活用品。

      箐门口村,63户农户、238人,彝族人口220人,村民主要收入为茶叶、泡核桃、肉牛、养猪、打工,2011年户均年收入就已超过2万元。

      历史正在发生着令人惊异的变化,这些过去一度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正逐步发挥他们土地多,适于发展茶叶、泡核桃等特色作物的资源优势,开始赶超中间村、甚至以前的富裕村,而且发展的后劲都比较足。

      小波罗箐村有一位吴家候大叔。吴大叔家6口人,2010年盖了幢20多万元的小洋楼,每年茶叶收入都超过万元,儿子采完茶就出门打工。他说:“家里20亩土地现在已全部种上了茶叶,不再种粮食,也不养猪、牛,采茶时请工,直接向附近的加工厂卖鲜叶,一年也就有半年的活,收入比过去翻了几个倍,以后一年收入四五万元应该没问题。全家人的日子过得轻松、舒坦、开心,像个高山市民。”如今,孙女到县城上小学,吴大叔也到县城生活,专门招呼接送孩子,白天到公园、滨河长廊走走闲闲。

      茶叶、泡核桃等生态产业圆了山区群众的致富梦、发展梦,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有不少农村人家已在县城买了房子,比如50余户农户全部种茶的三家村就有六七户人家在县城买了房子,送孩子到县城上幼儿园、上小学的人家越来越多,“山上干活、城里生活”已成了流行话题,许多像吴家候大叔一样的山区少数民族群众,正逐渐成为新兴的“高山市民”,走向崭新的生活。

      愿生活在无量山中的人们都找到发展的金钥匙,每一个平凡家庭的梦想都早日实现,这也是点缀中国梦伟大乐章的一个个生动音符。(张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