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调结构 做优做强省属企业

21.10.2014  12:45
省属企业负责人会议文件

 

转方式调结构  做优做强省属企业

—在省属企业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

徐盛鹏

(2011年1月18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国资监管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工作,分析形势,研究“十二五”总体思路,安排部署2011年工作。省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昨天和副省长亲自主持召开了省属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和副省长的指示精神,抓好落实。下面,我代表省国资委讲四个问题。

一、2010年工作进展和“十一五”总结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一年来,省国资委和省属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沉着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抓住宏观经济起暖回升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生产经营呈现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一些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截止2010年底,省属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6亿元,同比增长20.3%;实现销售收入2246亿元,同比增长37%;完成增加值369亿元,同比增长27.5%,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6%;企业资产总额、净资产总额、利税总额分别达到4574亿元、1469亿元和173亿元,同比增长了21.7%、12.8%和57.5%;在岗职工29.13万人,同比增加2%,工资总额同比增长13.3%。

一年来,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全面启动转方式调结构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使我们重新反思省属企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改变单纯依靠资源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利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彻底改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这一想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省属企业的高度认可。5月份腾冲会议,确定了省属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国资委制定下发了《省属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科学发展指导意见》,全面启动了工作。为确保《指导意见》有效落实,我们进一步完善薪酬分配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督促企业制定规划,将目标责任按年度分解到企业及产业板块。同时,组织企业开展30个重大课题研究,为省属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智力支持。

省属企业按照腾冲会议精神和《指导意见》要求,迅速行动,研究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调整和完善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的重点(机场、煤化、城投、冶金等企业已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围绕“现有主业、相关多元、转型升级”三个目标,加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全年共完成投资500多亿元,实施了新机场建设、白药整体搬迁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紧紧抓住建设“桥头堡”战略机遇,加快推进走出去步伐,有效利用“两个资源和两个市场”。冶金完成对新美铝控股,云天化收购珠海玻纤,昆钢、云锡、云铜、建工加快在国内外资源富集地区布局。

经过一年多不懈努力,省属企业产业和产品结构开始得到了调整优化,一批企业增势强劲,发展规模再创新高,昆钢销售收入达到385亿,煤化工和建工销售收入突破200亿,白药销售收入突破了100亿元。 一是传统主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云铜启动高速铁路专用铜合金导线产业化开发;云锡锡深加工产品销量比重达到43%;云天化聚甲醛规模全国第一;煤化工焦化联产10万吨/年苯精制项目顺利建成投产;昆明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跻身世界大型枢纽机场行列;世博老君山国家公园等项目有序推进。 二是相关多元产业进展顺利, 建工、十四冶积极发展钢结构;白药集团健康产品快速发展,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城投房地产、水务板块全面布局;工投工业园区进展顺利;物流集团积极进入第三方物流领域;西交加快发展矿山工程业务。 三是转型升级取得突破, 昆钢积极发展新型环保产业;云冶多晶硅、钛白粉和海绵钛等项目进展顺利;云天化参股中缅石油管道项目,发展下游石化后加工项目;云投石林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

(二)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一是加大资本运营工作力度。 昆钢 云锡、云投、云冶等企业进一步提高资本运营能力和水平,通过定向增发、配股、发行债券、权证行权等方式,多渠道融资,解决企业快速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全年累计共完成直接融资287亿元,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160亿元目标任务。 二是继续推进科技创新。 加大企业技术研发力度,明确企业每年必须从销售收入中提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从事研发,努力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云锡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创新型企业”称号,驰宏公司被列为全国创新型试点企业,云冶“电解炼铅技术产业化”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云白药“治疗皮肤创伤贴剂”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南天存折打印机连续10年被列为国家级新产品。 三是切实增强管控能力。 云白药、世博等企业实施组织结构调整,推进集团内部资源整合;云铜、云天化、煤化工积极创新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主要产品产销率均达90%以上;云锡全年挖潜创效6.29亿元;十四冶、西交全面实行项目扁平化管理,完善总部直管项目部模式。

(三)加快推进改革重组

一是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 深化与中铝公司的战略合作,为进一步做强做大云铜创造条件;西交成功引入湖南开麒创业投资等三家战略投资者,引进资金3亿元;参股组建东航云南公司;斗南锰业、空港百事特等一批二级企业相继成功引入战略合作者。 二是继续深化企业改革。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加快推进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完成省粮贸集团深化改革任务;昆明饭店9600万债务顺利处置;建工完成了二公司、三公司及总承包公司的公司制改革;云铜对29户企业的职工持股进行规范。 三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加强企业章程管理,对17户企业的章程进行审核,进一步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权限和议事规则。强化外部董事管理,对任期届满的14名外部董事履职情况进行了考核,提高了董事会的科学决策水平。部分企业继续深化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营造重能力、重业绩、重创新的氛围。

(四)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企业经常性党建工作融为一体,把领导班子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把“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和“四强”党组织、“四优”共产党员创建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整合、提升、深化、创新经常性党建工作,激发了党建工作活力。 二是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对部分省属企业领导班子进行充实调整,配合省委组织部完成五户升格企业董事长和党委书记的配备工作。加快人才市场化进程,第一次面向全国、面向非公企业和中介机构,打破所有制限制,拿出2个总经理职位,8个副总职位公开选拔省属企业领导人员。加大干部双向交流力度,打通了党政机关和省属企业人才交流渠道。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企业人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三是做好党群工作和文化建设。 深入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国资委被评为“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抓好特殊时段和敏感节点的信访维稳工作,确保了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云南国资新视界》顺利创刊发行,成功组织迎国庆“国资杯”球类比赛活动和颁奖晚会。全力参与我省抗旱救灾工作,省国资委党委所属企业先后三次捐款1.625亿元,争取央企捐款4465万元,发挥了表率作用。

(五)切实完善国资监管体制

一是依法规范监管方式。 制定出台了13个文件,规范了审批备案和报告事项、重大国有资产处置审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等监管职能。 二是改进经营业绩考核工作。 完成了企业负责人年度及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对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健全完善企业工资总额调控制度。 三是做好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完成了2008年以前年度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交和支出工作,建立了省属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项目库管理体系,制定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 四是提升监事会工作 。围绕中心,开展了省属企业对外借款和对外担保等一系列专项检查。强化监事会监督检查成果的运用,全年监事会与企业交换意见203次,进行专题调研118次,开展专项检查74次,向企业发出提示与建议函44份。

2010年,国资监管和省属企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全省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五年来,省国资委牢牢把握角色定位,忠实履行出资人职责,与省属企业一道,围绕建立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呈现出“六个新”: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建立了新体系 ,更好地激发了国有企业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促进了国有经济发展壮大。 国有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形成了钢铁、有色、化工、煤炭、生物制药、投资金融、建筑施工、现代服务业等一批优势板块。 国有企业跨越发展呈现新面貌 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培育了一批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7户企业进入全国500强,较五年前增加6户。 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开创新局面, 消化直接经济损失92亿元、间接经济损失135亿元和“两高”库存460亿元,抓住经济回暖有利时机,遏制了下滑趋势,起到了稳定全局的作用。 加强党的建设形成发展新优势,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显著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党组织政治优势不断转化为独特的竞争优势。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出新贡献, 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增加,使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发挥了表率作用。

十一五”时期是省属企业面临困难最多、环境最为复杂的五年,也是企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经济社会效益最好的五年。截止2010年底,企业资产总额是“十一五”初的3.32倍,年均递增27%;营业收入增长了1.86倍,年均递增23%,达到全国优秀值;累计实现增加值1486亿元,年均增长17%;累计实现上缴税收506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12%,年均增长19%。资产超百亿的企业从6户增加到12户,其中3户超500亿;销售收入超百亿从3户增加到8户,其中3户超300亿,2户超200亿。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经历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创造了影响深远的精神财富,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一是必须始终紧紧依靠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坚定不移地推进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必须始终牢牢把握出资人定位,不断提高监管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履行好出资人职责;三是必须始终遵循发展规律,勇于实践创新,做好国资监管事业做强国有企业;四是必须始终注重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更好地服从和服务全省经济发展大局;五是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国资委坚持“讲原则、重感情、求和谐”,构建宽松的理念和文化,把服务放在首位,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逐步得到了企业理解和认可。过去的五年,国资委和省属企业同心同德、齐心合力,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共同捍卫了国资国企的荣誉和尊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国有企业和国资监管机构共同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国资委向省属企业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十二五”时期省属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十二五”是省属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国资监管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全面分析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精心谋划“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扎实推进省属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更大的成绩。

抢抓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转变发展方式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扩大内需形成的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云南自身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省上下谋发展、思发展的愿望和氛围更加浓厚,发展的物质、技术和体制基础更加牢固,都将为省属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和桥头堡战略的实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省属企业加速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为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舞台。多年来的改革发展,使省属企业的规模实力不断增强、地域优势更加显现,涌现出一批“制度不断完善、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历史包袱逐渐减轻、激励约束相互统一”的“新国企”,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冷静分析,准确把握经济形势。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分析面临的一系列新的重大困难和挑战。 从国际看, 目前,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新兴市场进入结构转型期,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增多,经济复苏进程仍然曲折艰难,将影响我国外需的持续增长;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全球治理结构面临重大调整,欧洲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仍在延续,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会更加突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跨国公司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将愈演愈烈,国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剧了全球流动性泛滥,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资产价格泡沫和输入性通货膨胀风险增大,增加了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因素。我们将面临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 从国内看, 我国已进入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发展时期,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经济增长的资源和能源约束将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完成节能减排的任务会更加艰巨;随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应对危机的刺激政策也将逐步退出,通胀压力持续增大,货币政策趋于稳健,银根收紧趋势明显,企业融资成本将不断上升。总体上看,省属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外部形势将日益复杂,难度和压力将不断加大,对此我们要提前做好应对更大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正视困难,看清自身存在问题。 省属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竞争力较弱的矛盾依然突出,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十分繁重。重化工业严重依赖大规模投资,与经济发展周期密切相关,一旦投资规模放缓、经济下行,产能将难以释放,企业将面临严重困难,这正是制约省属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当前,省属企业虽已走出危机,但部份指标依然滞后,2010年,重化工业比重为74%;资产回报率和销售利润率为1.9%与3.5%,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8%,是5年最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企业的体制、机制、技术、管理等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在法人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品牌战略、科技创新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参与国际竞争、应对市场变化、更大范围内整合和配置资源的能力还很薄弱,科学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总之,省属企业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影响,加快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尽快做优做强。

十二五”时期加快省属企业改革发展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完善国资监管体制,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发展质量,做优做强省属企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全面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十二五 的总体思路是: 实现“一大目标”,加快“两大转变”,发挥“三大作用”,推进“四大战略”, 实施“五大举措”。

实现 一大目标 就是按照“目标倍增、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效益优良”的要求,不断增强省属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推动云南国资国企发展迈上新台阶。 加快 两大转变 即转变国有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国资监管方式。 发挥 三大作用 是指,在实施“两强一堡”战略中发挥骨干作用、在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中发挥带头作用、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表率作用。 推进 四大战略 就是要进一步深入推进转型升级战略、创新驱动战略 走出去战略和人才强企战略。 实施 五大举措 是指,继续推进“三大建设”,不断提高国资监管水平;积极推进股权结构多元化,加快完善现代国企制度;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提高企业资本证券化水平;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三、2011年重点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关键之年。在新的起点上,企业要结合本行业、本企业实际,围绕总体思路,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效,为全面实施“十二五”各项任务开好局、起好步。今年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战略引导,全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1 、抓紧制订发展规划。 要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科学发展指导意见》要求,抓紧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注意与指导意见相衔接,认真落实国资委下达的主要经济指标和结构调整目标。今天会上,将与各企业签订今年及新的任期责任书,这次最大不同是经营指标与指导意见相对应,还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指标。所签订的目标令人振奋,到2012年,17户企业中,将有11户营业收入超百亿,西交、十四冶、物流都将在近两年超百亿。各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在履行相关程序后,于今年一季度报国资委备案。

2 稳步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各企业要围绕产业升级和转型,加快实施 一批 技术改造、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精深加工、重点科研等 项目 。今年要重点抓好:昆明新机场转场运营;云天化金新化工5080项目、水富煤气化项目;煤化先锋褐煤净化项目;云锡10万吨电解铜项目;云冶呼伦贝尔20万吨铅锌冶炼项目等。各企业要加强项目管理,搞好项目储备,认真编制好年度投资计划,建立和完善项目的风险约束和科学决策。要强化项目施工过程管理,严格落实招投标管理、资金预算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施工安全。

3 加快产品和业务升级。 围绕做大做强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重点开发生产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产品,确保工业产品中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收入比重逐步达到50%以上。有色金属板块中的铜、铝、铅锌、锡等产品,重点是创新技术,向型材及化工产品等下游领域发展;钢铁重点发展抗震钢、精品板材、高端长材、不锈钢;化工着重向精细磷化工、复合肥方向及新型煤化工领域拓展;传统能源板块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延伸;生物医药积极进入大健康产业;加快旅游、物流等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转型升级;继续推进建筑业的实体化进程。

4 、加大新兴产业板块培育力度。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大力打造30个左右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产业板块,特别要着重打造一批新兴产业板块,如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生物医药、新型旅游、教育和医疗、金融、现代物流。对于这些产业板块,还要分别与有关责任企业共同研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争取实现规模化经营。

(二)苦练内功,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1 、大力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当前是省属企业研究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企业管理尤为紧迫。为此,我们把2011年确定为“管理水平提升年”。企业的主要领导,要静下心、沉下去抓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二、三级公司及项目公司的管理,层层落实责任,把管理延伸到企业的每个角落,确保管理无死角,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企业要积极开展管理对标,瞄准国际国内先进管理水平,通过查找管理薄弱环节,夯实管理基础,挖掘管理潜力,抓好现场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国资委将组成专门工作班子,深入企业指导和督促,并于年内组织省属企业管理创新星级评比表彰活动。此外,还将在考核中加大管理评价的权重。

2 、不断强化集团管控能力。 要强化母公司职能,增强集团公司在战略管理、重大决策、协同支持、资本运作、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控制力,发挥集团化经营的整体协同效应,并与子公司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要规范和完善以资本为主要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推进管理扁平化,缩短产权链,减少管理层次,今年内,各企业的管理层次原则上要控制在三级以内。要把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作为加强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对企业重大决策事项、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运作,必须坚持集体决策。

3 、切实推进科技创新。 继续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确保省属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在“十二五”期间逐步达到营业收入的5%以上,今年要达到3%以上。要加大对符合市场和政策导向的新产品、新方法、新业态的推广力度,在着力开展重要专利产品上下功夫,加快研发成果转化。深入实施名牌战略,树立省属企业及其相关产品和业务的良好形象,全力培育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科技含量高、市场进入门槛高的名牌产品。

4 、积极开展资本运营。 推动新上市公司培育和整体上市工作,加强上市公司再融资工作,确保直接融资达到200亿元以上,资本证券化率达到32%。力争完成斗南锰业首发上市工作;加快西交上市进程,力争尽快完成上市辅导。适时启动云维、云天化、云冶、物流等企业的整体上市,推动工投的瑞宝生物、省投的林纸和旅游板块、昆钢的水泥板块实现多渠道上市。要按专业化、市场化要求积极打造投融资平台,通过组建创业投资公司、教育投资公司、医疗投资公司等,助推结构调整,推进产融结合。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现在国家非常重视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证监会等五部委专门出台文件,联手打击资本市场内幕交易。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严格做好企业防控内幕交易的相关工作,高度重视信息管理,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规范信息公开各个关键环节,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方案,杜绝和防止泄密、内幕交易的发生。

(三)聚合优势,继续推进改革重组

1 、加大改革力度。 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今年要重点推进物流、十四冶、工投等企业集团层面的股权多元化工作,基本完成二级公司的股份制改革。要加快改革脱困工作步伐,今年力争基本完成国有困难企业的改革脱困工作,力争昆明煤机总厂、沾益柴油机厂等破产项目全部终结破产法律程序。

2 、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鼓励企业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加大对煤、磷、有色、铁及旅游、生物等核心资源的整合力度,促进优势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要通过完成一批重要资源的并购,加大资源勘探和开发力度,稳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大装备更新投入,淘汰落后产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排放。

3 、加大业务板块整合重组力度。 按照业务相近、同业归并的原则,对于新进业务领域,国资委将在整个省属企业层面进行统筹平衡,促进资源向重要行业的优势企业集中,尽量减少企业间的同质化竞争。促进企业内部资源合理配置,促使优质资源向集团核心业务以及价值链的核心环节集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改革创新,进一步把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1 、不断深化拓展创先争优活动。 认真开展分类指导、授旗评星、典型选树、党群共建、活动考评等各项工作;认真开展“七个一”活动,做好示范点、联系点工作,充分发挥领导促动、示范带动和典型推动作用;认真筹备7.1表彰大会,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隆重纪念建党90周年,通过创先争优推动企业发展,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创先争优成效。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基层党建活力,提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 、继续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坚持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提升企业竞争软实力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委中心组学习,扎实推进学习平台、载体、制度、品牌建设,不断拓展丰富学习内容,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认真开展“三读”活动,建立学习长效机制,推进学习型员工、学习型企业建设。

3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突出抓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精心组织好重大庆祝活动和纪念活动,扎实抓好企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科学发展中的引领、带动和聚力作用。着力构建和谐企业。切实维护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企业综治维稳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群体性上访,进一步做好厂务公开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环境。

4 、切实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开展“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加快培养优秀企业家队伍,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环境;高度重视年轻和后备干部的培养,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加大干部培训教育力度,在省属企业三级以上管理人员中推开MBA、EMBA教育;加大人才工作力度,着力培养引进企业急需人才;深化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满意度。

(五)健全制度,着力提高国资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1 、继续完善国资监管制度建设。 国资委与省属企业是“一盘棋”,共同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共同发展。2011年,国资委将制定完善适应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工作需要的各项基础制度,建立战略执行评估、投资项目审计、后评价和投资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对转方式调结构、科技创新、走出去的引导作用。加大各项监管制度在二、三级企业的执行力度,实现国资监管制度的全覆盖。

2 、继续加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建立财务预算、决算、动态监测、绩效评价等制度。完善企业重点经营风险预警机制,建立以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为核心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严控对外借款和担保;严格重大投资、重大项目的合法性审核,做到合同审核率达到100%。深入推进监事会工作,实现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监督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监督质量和效率。通过建立二、三级企业首席监事,将监督全方位延伸至集团下属所有企业,着力实现监督全覆盖。

3 、继续改进激励约束机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对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工作的科学评价体系,推进经济增加值考核的试点工作,择机扩大股权激励试点面。合理调控省属企业职工收入分配水平,完善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和福利保障制度,规范职务消费,严肃分配纪律,增强执行收入分配政策的自觉性和严肃性。

4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机关工作流程。 按照转方式调结构工作要求,以建立“运作协调、运转顺畅、执行高效、风险可控”的国资监管工作流程为目标,适应日益变化、复杂的国资监管工作需要,实现决策权限、工作流程与省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议事规则相吻合、相对接。

国资监管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省属企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大干部培养力度,继续推进企业、机关干部双向交流挂职锻炼,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国资监管队伍,为省属企业新时期实现快速发展服好务、护好航。

 

在省属企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树立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当前,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关于坚定做优做强国有企业信心的问题。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张德江副总理再次强调国有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并指出“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领域,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国有经济必须占据主导地位;在支柱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要有国有企业发挥骨干作用;在一些竞争性产业中,也需要有国有企业的排头兵。”这是中央关于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地位作用的定调,指明了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省属企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骨干,通过多年的努力,总体上树立了国有企业的形象,赢得了尊重。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要牢记使命,理直气壮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做优做强国有企业,用实绩来巩固提升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重托。

二是关于处理好规模快速扩张与提高质量效益关系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省属企业要确保转方式调结构的成功,必须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又要特别注意量力而行,克服头脑发热、浮躁,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热衷于盲目铺摊子的倾向。重大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立足发挥云南的优势特色,深入研究市场和消费需求,反复论证投资风险,做到与人才、资金、资源、技术相匹配,挖掘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各企业要高度重视经营成果的质量,采取有效措施,做实各类财务指标,打牢发展基础。不要追求没有实质意义的表面数字增长,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份,能够真实体现和反映企业发展成绩的数字。

三是关于人才培养问题。 随着省属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省属企业可持续发展、做优做强的瓶颈。企业人才问题的核心是要有优秀的企业家。优秀企业家应具备三个层次的素质与修养:首先是基本素质修养,包括坚定的政治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其次是经营管理方面的素质与修养,应掌握现代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了解市场环境发展规律,有敏锐的政治头脑,较强的分析、组织协调能力;最后是最高层的战略决策素质,要有坚强的毅力、稳定的情绪、崇高的敬业精神,勇于竞争、善于挑战、敢于冒险、敢于承担责任,富有创新精神。要适应未来转方式调结构的需要,必须着眼长远,制定人才战略规划,形成强大的人才支撑体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格局。培养和引进一批国际化经营人才、领军型专业化管理和技术人才、资本运营人才以及各类复合型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全面提高企业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构建层次合理、结构优化的人才梯队。

四是关于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问题。 现在,各方面比较关注省属企业的发展。央企入滇、外企入滇、民企入滇都将对企业拓展发展空间、谋求更好的发展环境带来新的挑战。省属企业的改革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获得全省上下、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我们要深刻认识当前省属企业的功能定位和责任使命,在承担和完成省委省政府决策、妥善处理各方关系、关爱干部职工、承担社会责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等方面,树立谦虚谨慎、低调务实,讲政治、顾大局、担责任、谋长远的良好形象,争取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认可、社会各界的认可、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认可。要主动与新闻媒体建立良好良性关系,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向社会各界宣传企业改革发展成果,主动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应对媒体突发事件和公关危机能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四、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省纪委八届六次全会,对“十二五”及今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

过去的一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及省纪委的部署,省国资委和省属企业各级党委、纪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融入管理、主动作为。认真落实党风建设和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责任制,加强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努力推进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的惩防体系建设,代省委、省政府研究起草了《云南省实施<国有企业廉洁从业若干规定>暂行办法》、《云南省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实施意见》;扎实开展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企业自查自纠各类工程项目2153个,省国资委对74个重点项目的排查和投向情况进行了检查;认真牵头抓好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自查自纠企业共计3397户,自查“小金库”103个、金额3061.74万元;在省纪委指导下,省国资委首次实施了“两规”措施,与企业共同查办了个别中层领导人员违法违纪案件,全年共收到来信(访)举报307件(次),初核案件8件,立案25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7人;深入开展企业效能监察,立项400项,挽回经济损失6492万元,增加经济效益47941万元,完善管理制度771项。 

回顾“十一五”期间省属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一是 各级党委抓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领导力度不断加大; 二是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的惩防体系基本框架逐步形成; 三是 企业领导人员的作风建设和廉洁从业自觉性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四是 积极查办案件,治本功能得到较好发挥; 五是 重点领域和环节部分突出问题得到纠正和规范,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省属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省属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一是 少数企业领导人员法纪观念淡薄,自律意识不强、作风不够民主。个别领导人员在取得一些成绩后,以老大自居、习惯“一言堂”,违反“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和廉洁从业有关规定,利用职务便利为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损害了职务的廉洁性,违纪违法问题时有发生。 二是 一些企业党委抓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缺乏深度和力度,“一手硬”、“ 一手软”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三是 研究、探索、创新不足。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存在差距。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关于今年省属企业反腐倡廉工作任务,在印发给大家的纪检监察工作报告中已经作了明确的安排。下面,我着重强调三点:

(一)大力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努力形成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强大力量。 发展的背后是环境,环境的背后是作风。实践证明,事业发展,成在作风,败也在作风;抓好落实,紧在作风,松也在作风。各级领导班子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 一是 要大力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职工办企业,努力解决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安全问题和反腐倡廉建设中职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人心凝聚好; 二是 大力发扬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优良作风,打破僵化固有思维定势、着力破除陈旧思想观念,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规律的要求,把思想方法搞对头; 三是 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深入调查研究、抓住重点难点,加快实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转方式调结构重大决策部署,把企业做优做强; 四是 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作风,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等挥霍公款行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上; 五是 大力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优良作风,反对不良庸俗作风、坚决克服好人主义,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营造风清气正环境,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促进省属企业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

(二)整体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着力营造转方式调结构良好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到纪检监察工作指导原则、工作部署、队伍建设中去,按照坚持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融入管理、加强监督、促进发展的要求,以推动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目标,大力加强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的惩防体系建设。 一是 认真落实责任制。要严格执行中央新修订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不断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特别是各级领导人员要带头落实“四个亲自”要求,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的领导责任。 二是 要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规定,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深入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着力抓好领导人员廉洁自律工作。 结合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建全内控机制,努力推进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惩防体系建设。

(三)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新路子。 改革创新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强大动力。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努力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是 要深入研究国企反腐倡廉工作规律。重点探索把反腐倡廉工作贯穿和融入到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融入到企业改革发展制度措施、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成为企业风险防范内控机制建设有机组成部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实现反腐倡廉工作思路、机制、方式方法的科学化。 二是 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机制制度创新。围绕强化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加大规范性、程序性制度建设力度,认真抓好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和职工群众参与反腐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完善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机制,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有效机制; 三是 要深入创新监督检查载体和方式。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上级党委、纪委对下级领导班子的监督,以及班子“一把手”对成员的监督。积极探索企业内部各种监督资源有效整合,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入推进具有国企特色的反腐倡廉建设,为促进省属企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最后,再强调一点。春节和全国两会将至,各企业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近期要再认真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强化危险源控制,消除安全隐患和安全死角,防止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春节和两会期间往往都是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各企业必须把工作做在前面,加强对矛盾纠纷和职工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排查化解,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努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及时疏导职工群众情绪。要进一步加强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做好不稳定信息预警,力争将隐患消除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发生。

同志们,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奋力拼搏,努力推进省属企业科学发展,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春节将至,在这里提前给各位企业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