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二五” 云南新跨越】高原特色农业展现“最云南”的魅力

28.10.2015  12:30

  进入10月底,不少云南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专业种植户正忙活着备战“双十一”。2014年,云南农产品通过淘宝和天猫发生的销售额排名全国第9位,这一成绩让人们对2015年搭上“互联网+”的发展列车寄予厚望——把生态、优质、最具特色的云南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让云茶、云菜、云菌、云花、云油、云南咖啡这一系列“”字号高原生态绿色农产品,进一步擦亮云南最具特色的新名片。

   欣欣向荣的绿色

  云南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生态多样性宝库,丰富多样“反映出能种植的作物多”,四季飘香“反映出热区气候和冬季农业的优势,较国内其他省区形成明显的后发优势”。找准定位,云南将“绿色环保与安全优质”作为高原特色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围绕“”字下功夫,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大力培育高原特色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金山银山。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业经济总量大幅增加。农业部门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农牧渔业总产值达2958亿元,居全国第14位,较“十一五”最后一年的2010年增加82%,年均递增16%。

  ——高原粮仓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2014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6762.3万亩,居全国第11位。粮食总产量1860.7万吨,较2010年增加330万吨、增21.5%;至2014年,实现粮食生产连年增产。

  ——特色经作量效齐增。全省蔬菜、油料、蚕桑、水果、甘蔗、橡胶、咖啡、茶叶、马铃薯、中药材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971万亩,比2010年增加1743万亩、增41%,茶叶、咖啡、香蕉等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农业产值1805亿元,增加876亿元、增95%,农民收入连年增加。

  ——山地牧业快速提升。全省肉类总产量达699.2万吨,居全国第12位,较2010年增43.2%。省草地动物科学院培育的“云岭牛”新品种顺利通过了国家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第4个、南方第1个自主培育的肉牛品种。

  ——淡水渔业快速发展。全省共有淡水鱼629种,其中土著鱼594种,占全国淡水鱼类的41.2%,居全国之首。2014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207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87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194.7亿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20%、80%、130%。

  “十二五”期间,“云咖”“云牧”“云茶”“云菜”等云系列品牌打造成效初显,云南名牌农产品从无到有累计达424个。褚橙口碑极佳,做到农产品的最优品质;普洱茶从种植到砖饼砣成品以及快销产品的覆盖,做到产业链最全面;鲜花饼线上线下旺销已成云南最佳伴手礼,做到销售市场最火爆;菌出云南畅销国外,做到专业市场最具影响力……一个个云品的成功,蕴含着浓厚的云南味道。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与东北大农业、江浙集约农业和京津沪都市农业一起,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4种发展模式之一。

   富民强滇的产业

  看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整体实力的提升,除了看数据,农业的生产主体和市场主体的表现最有说服力。

  云南资源丰富,矿产类投资长期以来颇受各种社会资本青睐,但现在,这样的情况正在悄然转变。福建双友集团曾是一家钢材企业,如今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投入巨资成立云南马龙双友牧业有限公司转型养殖云岭牛,一时成为滇省产经的大新闻。“双友”转型特色农业产业也带动了企业所在的马龙县的经济发展,该县几项经济指标在曲靖市名列前茅。今年以来,全县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加16%。

  种田养殖,回归田野,这样的企业转型故事在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背景下,不是个案。从事农业生产的不再是传统的农民,更有具备资金、科技、人才、管理和市场优势的现代农业企业。

  2010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了5次高原特色农业专题调研和推进会议,出台了扶持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决定、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总体方案等12个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文件。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步伐全面加快。云南省在上海举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推介会,云品入沪受到上海市民追捧;省政府赴浙江与阿里巴巴商谈农产品线上销售与品牌建设;9月24日,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现场会在建水县召开,明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注重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并对进一步落实惠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等作出安排。

  金秋十月,红土高原收获的不只是金黄的稻谷、飘香的瓜果,更是“十二五”农业不断发展的佳音。一大批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开远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红河州、宣威市、嵩明县、砚山县、石林县、隆阳区、新平县等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各项任务进展顺利,成为富民强县的基础支柱产业;工作举措不断创新,在全省开展“十优强县”、“百县百园”创建,实施“百万生猪规模养殖”和100个“高原生态牧场”工程,组织评定了云南六大名猪、名牛、名羊、名鸡、名鱼、名米“六个六”特色品种,提升特色产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流转、草原草山家庭承包确权发证、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强优势特色产业重点项目储备,5年来云南省坚持每年编制不少于100个项目,组织企业开展推介招商,国内外工商资本兴起了投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热潮;狠抓市场品牌创建,全省“三品”有效认证累计达728个,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59个,分别比2010年增加366个和31个。

  农业生产目的由“吃饱”向“吃好”转变,农业功能由“自给型”向“外向型”转变,产业布局由遍地开花向优势集中转变,产业链条由偏重生产向“产加销”一体化转变,农业生产由靠天吃饭向依靠科技、现代机械、设施装备转变,经营主体由单家独户向新型主体转变,农业投入由单纯依靠财政向多元融资转变,生产管理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十二五”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建设以这8个转变,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足印。(完)(记者 王淑娟 刘晓颖)

来源: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