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25.12.2017  08:38

美编王丽娜/制图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贾献培 记者李杭蓉)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转眼已是年末岁尾,2018年新的征程即将开启。今日起,本报推出“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2017·昆明前行的鼓点”系列报道,分篇章、全景式呈现一年来全市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和累累硕果,反映全市各行各业、各部门做出的不懈努力,充分展示分享人民群众共享建设成果的喜悦心情。

    2016年9月,昆明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把昆明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

    2017年,沿着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昆明路径”,全市上下科学设定工作目标、统筹谋划重点任务、精心策划具体措施、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切实做好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等各项工作,硕果累累。

    站在新起点,昆明不忘初心、大道直行;承载新使命,昆明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开启新征程,昆明笃行不辍、阔步前进。

    一年来,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政务环境明显改进……一个个令人欣喜的成绩让昆明的发展跃然纸上。昆明,正激荡着继续前进的向上力量,在新时代,将创造更为美好的未来。

    为把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和美好愿景转化为生动实践,今年7月,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通过《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9月,《实施纲要》正式印发,明确了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为全市上下明确了努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年来,发展蓝图渐次展开,发展路径已经清晰,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向着产业发达的经济繁荣之城,一年来,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重点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着力推进“188”重点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以“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和国家植物博物馆获国务院批准,优必选机器人、中汽中心云南高原测试基地等一大批优质项目落户,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昆明经济正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向着创新创造的活力绽放之城,一年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双创”行动计划,经开区成为全省首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高效运营昆明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昆明正走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的正确道路上。

    向着开放包容的现代大气之城,一年来,昆明与滇中新区融合发展加速,草海、巫家坝、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加快,长水机场新开多条国内外航线,中泰铁路正式动工,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在昆明集聚,成功举办商洽会、旅交会、农博会、上合昆马、世界龙舟锦标赛等一系列重大会展、活动,亚洲财富论坛永久性会址落户……昆明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大幅提升。

    向着兼容并蓄的人文魅力之城,一年来,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促进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明显提升;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实施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丰富城市内涵,彰显文化名城魅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多国在昆设立签证中心,昆明缔结南亚东南亚友城位列全国第一……昆明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和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

    向着和谐宜居的绿色健康之城,一年来,继续加强滇池保护治理力度,全面推行河长制,推行河道生态补偿机制,滇池湖体水质总体保持稳定,达到Ⅴ类水;加大“五采区”治理力度,向着“五彩区”转变;上半年主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45%,“昆明蓝”成城市品牌……昆明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路更畅、城更美。

    昆明的发展,也让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清华附中、北京八十中、黄冈中学等名校到昆合作办学,与北京安贞医院、天坛医院合作步伐加快;10件惠民实事中8件已提前完成,其余2件基本完成,预计12月底能全面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聚焦寻甸县、禄劝县、东川区贫困县区及贫困村,确保今年全市12.75万名贫困群众脱贫,208个贫困村出列……昆明的发展正不断取得好成绩、为群众带来好生活。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彰显新作为。

    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时间表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两个阶段”的时间表高度契合。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全市上下唯有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以贯之抓落实,才能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在新征程中夺取新胜利,把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首席记者贾献培报道

    声音

    专家:昆明的定位从未如此清晰

    昆明市委党校副教授甘立勇认为,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这一定位,具有更为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襟和深邃的内涵,更利于将昆明的地缘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更有时代顺应性、国家依托性、战略全局性、步骤程序性、总量充足性和发展可持续性,将会对昆明未来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产生里程碑式的重大影响。

    定位是“”、事业是“”,纲举目张。有了清晰的定位,一切经济社会发展就有了目标、步骤和创新创造的方法。昆明提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定位以后各项事业有序推进的事实证明,这个定位是有高度、有远见和能够统领的,是非常准确和能够涵盖昆明未来各项事业发展的,必须持之以恒,接续奋斗。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做,目标一个接着一个实现,美好愿景终能“长风破浪会有时”。

    昆明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尹峻表示,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这一定位,较以往的城市定位更加全面、清晰、客观、务实。提出这一定位的客观基础是昆明城市发展具有一定规模,三次产业具有良好基础,社会建设、社会发展趋势较好。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从昆明的功能、任务、作用出发,提出了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这一定位,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昆明人民的必然选择。

    随着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昆明的功能、地位、作用将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进一步凸显。届时昆明的交通将更为通畅、产业更加兴旺、城市更具活力、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富足。昆明人民有望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征程中收获满满的幸福。

    市民:我们期待的城市越来越近

    “老昆明”马正坤说,这一年来,明显感到市容市貌改善了很多,环境越来越好,人的素质也提高了,尤其是“礼让行人”成了常态。

    文林小学校长陶韵佳感叹:“这一年来,昆明发生的变化很大。特别是在教育方面,几个主城区先后引进一些国际学校以及国内的知名学校,让昆明的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希望未来能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办学,让昆明的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多。

    五华区新萌学校教师代建荣说,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增加了,残疾儿童入学从提升入学率转变为享受更多的优质资源和专业培训。同时,明显感到各个行业服务窗口态度好、效率高了,小区干净整洁、矛盾少了。

    云南大学教授刘焕林认为,住在昆明的幸福指数很高,昆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现在不管是走在街头巷尾还是社区公园,总能看见许多文化通过漫画、墙画、雕塑等形式展现出来。我们的城市越来越靓,那是一种由文化的“里子”渗透出来的靓,一巷一景、一景一故事。

编辑:黄頔责任编辑:徐婷
代表建言献策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
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分组审议期间,政府
保障改善民生托起“稳稳的幸福”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
“走出去” 的昆明会展 迎来第二个春天
美编王丽娜 制图 全年预计举办各类展览活动120场,同比增长21.政府
市人大代表陆续报到 为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言献策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任骥远 怀揣着沉甸甸的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