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安宁经济工作新亮点

10.11.2016  21:34

      11月9日,记者从安宁市获悉:近3年来,安宁市掀起了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建设热潮,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2平方公里拓展到32.8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65.2%提高到72.49%。其中,安宁市青龙街道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推进顺利,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项目自今年5月入选云南省财政厅首批PPP示范项目,10月入选国家财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成为今年以来安宁市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

        如今来到位于安宁北部的青龙街道可以看到,这里的新型城镇化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青龙街道的青山绿水、清新的空气、整洁的街道环境更显惬人。

        据介绍,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宏达的系统工程,以青龙街道为例,为推进这一工程,安宁市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为副组长,市级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宁市青龙街道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以高位统筹的方式推进工作。在投融资模式、项目建设、产业培育、人口集中、功能集合上,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效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实现了各类主体在参与青龙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一般的PPP项目,多为单个项目,而把若干个项目打包成一个整体项目采取PPP模式运作,操作难度较大。为此,安宁市创造性提出以PPP方式整体打包推进青龙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以整体规划的形式纳入统筹,采用综合开发模式,统筹考虑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及产业配套项目。坚持成熟一片推进一片的基本原则,实现统一规划、整体接管、分区开发、逐步实施、园区运营,有效解决了城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

        安宁市青龙街道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期PPP项目包括集镇核心区域的“老双青”公路修复扩建、北三路新建等9条道路建设;跨螳螂川、跨水青公路2座人行天桥建设;再生水处理及循环利用配套管网;螳螂川、禄脿河(青龙段)河道治理及景观提升改造工程(集镇区域段);青龙学校前生态公园及螳螂川滨河文化公园;海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概算总投资9.22亿元。

        据悉,在以PPP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安宁坚持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实施“四大创新”,即构建了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风险,转变成由政府和社会资本来合理承担;创新城镇化投融资机制,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形成长期性、常态化的资金供给链;采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营”的政企合作模式;创新园区运作模式,引入专业的园区运营管理公司,如今初步实现了规划即建设、建成即招商、入驻即运营的良性循环。

        从安宁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条件来看,安宁共辖9个街道,除市府所在地连然镇、安宁工业园区所在地草铺镇、昆钢老厂区所在地金方镇之外,其他6个街道均产业发展良好、基础设施完善、特色优势明显,具备建设现代新型特色小镇的条件。基于这样的市情,安宁市委、市政府以青龙街道新型城镇化为试点,实施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按照产城一体、绿色生态、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建设特色小镇为目标,全面推进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安宁建设滇中产业高地、现代花园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