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编

16.10.2014  16:55

     牢记良知和责任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铁凝

    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召开这样一个文艺座谈会,对于激励和引导全国文艺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中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新时期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广大作家响应时代的召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出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中国文学事业呈现出大繁荣大发展大团结的生动局面。回顾走过的道路,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文学的繁荣离不开党的文艺政策的指引,离不开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党为文学发展指明了方向,营造了良好的大环境、大气候。“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命脉。在党的文艺政策指引下,作家的创作和作品出版的空间越来越广阔,深入生活得到了很多具体、实在的帮助。党的关怀激励着作家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

    很多同志都会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所写的那篇《忆大山》,我和许多作家朋友一样,都从这篇文章中感受到那种情深意长的温暖。作家特别关注细节,《忆大山》中的很多细节令人难忘。比如,总书记当年经常和贾大山促膝长谈,有时夜深了,院门关了,他们一起悄悄地从大铁门上翻过。比如,贾大山是总书记到正定后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对象,而在贾大山垂危时,总书记又专程前往正定,两人执手相望,留下了贾大山人生的最后一张合影。我们从这些细节中感受到了高山流水般的相知相敬,我们也从正定一个作家的小院想到了延安的窑洞,体会到了党对广大作家的尊重、信任和爱护,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深切期许。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使他们结下了那样深挚的友谊?我想这是因为贾大山同志的高尚人品,同时也是因为贾大山是一个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的作家。在他的讲述中、在他的作品里,我能够强烈地感到,他的呼吸就是广大农民的呼吸,他眼中的光就是照亮着无数劳动者心灵的光。他的笔下凝注着人民疾苦忧患的重量。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命运割裂开”“他更没有忘记一名作家的良知和责任”。

    “良知和责任”,正是因此,我们的人民和我们的作家心心相印。文学从来就不仅是作家个人的事业,中华文化有着悠久深厚的“诗教”传统,文学一向被看作是正人心、化风俗的重要途径,“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人生,增强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更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生活充满信心”。从古至今,那些伟大的作家们,从未放弃他们对家国天下、对民族命运的责任,他们作品呼应着人民的忧乐,深沉地表达着把中华民族从根本上凝聚在一起、使人们向上、奋进的思想和情感。牢记良知和责任,这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文学工作者的郑重嘱托,我们要有担当的气概,不辜负党和人民对作家的期待。

    马克思早年就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如何面对和迎接这样的“判断”,中国文学在百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提炼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文学什么时候与人民共呼吸、共命运,文学之树就会枝繁叶茂,什么时候离开和违背了人民,文学之树就会枯萎凋零。这一点,一再地为历史所证明,它仍会被未来的历史所印证。今天的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将要发表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使中国文学的创造力更充分地激发和挥洒,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体会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 尚长荣

    我从事了60余年戏曲工作,戏曲艺术作为我毕生钟爱和从事的事业,至今仍觉得它是宝藏,究其根源就是它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它的程式、语言、旋律遵循着美学原则和精神内核,代表着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但是传统并非不创新,古典也并非不时尚,回顾戏曲艺术的道路,本身也是在包容创新、兼收并蓄中发展演变,比如京剧能够集合各剧种优点,使之融会贯通,节奏明快,旋律顺畅。

    现在时代在发展,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更需要传统文化精髓的注入,党和人民把继承、弘扬、推动和发展传统艺术的重担交给戏曲工作者,我们如何做好这门学问?结合我个人关于《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世》《廉吏于成龙》的创作实践而言,我想不仅要尊重传统、研究传统、继承传统,还要激活传统。这三部曲也是在我和团队反复实践、集思广益中创排完成并得到了观众的支持和认可。

    文学艺术不仅要带给观众艺术享受,还应有关照现实和启迪作用。新时期,我们在把握传统戏曲的深邃底蕴,用活传统戏曲的深厚技巧,保持每个剧种的不同风格、个性及美学内涵的前提下,还应融入这个时代,适应观众新的文化。戏曲表演者可以通过学习、借鉴、移植、发酵,在自己的思路下把程式用活,塑造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加强戏曲艺术的表达力和展现力,带给观众更好的艺术作品。

    值得欣慰的是,戏曲工作者也在创作演出中努力践行传播传统文化。有个鲜明对比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近年来,戏曲人尤其是基层院团处在非常边缘化的现状中,但他们仍然甘受清贫,坚守着精神领域的一方净土,传播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再苦也要演好戏,以实际行动拥护党中央的决策与号召。如山西两个院团都在演出《廉吏于成龙》,老百姓非常喜欢,只是唯利是图的经销商不喜欢。如果为了利益而摒弃传统文化,如果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最后底线无法坚守,那么艺术舞台将逐渐被欧美所取代,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非中华文化的载体将大行其道,那是我们不愿见到的。

    国家对文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感到温馨,更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振兴戏曲艺术的使命和责任。我们更应身体力行,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大局意识、使命意识,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开展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工作,精排、精演,使老戏焕发出时代的光彩;在新创剧目方面精益求精,创作出唤醒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魅力,尽一个戏曲人应尽的天职和良心!

编辑:王莹责任编辑:徐婷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