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名邦”和文献楼

04.02.2015  18:39

      大理在历史上有“文献名邦”的美誉。“文献”一词源于孔子《论语》:“文献不足故也”,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文,典籍也,献,贤也。”在古代原意指典籍和宿贤;现代对“文献名邦”的理解,是指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才辈出的地区。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云南提督偏图(汉名李羲瑞,辽东人)为大理题写“文献名邦”匾额,悬挂在大理古城南门外1公里处的镝楼檐下。此楼因匾得名,遂称为文献楼。

      原先的文献楼是两层歇山顶出檐飞角石木结构,楼下可供行人小憩、避风雨,车马从楼的两侧绕行。路旁种有垂柳,绿树成荫,旧时是官员迎来送往和亲友话别之地。楼的东墙镶嵌着一块“张叔盛览故里”的石碑,传说这里曾是张叔、盛览旧居所在地。西汉时期,内地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来到四川江一带。大理人张叔知道后,和盛览一起前往求学,返回后在大理传播汉文化。史学家认为:“滇人外出接受儒学,以儒学传习南中,实自叔始。”文献楼上有近代大理文人周仁(公元1850—1931年)撰写的楹联提到这段掌故:

      溯汉唐以还,张叔传经,杜公讲学,硕彦通儒代有人,莫让文献遗风暗消在新潮流外。

      登楼台而望,鹫岭夕阳,鹤桥小路,熙来攘往咸安业,但愿妙香古国常住于大世界中。

      上联提到的杜公,指杜光庭,四川青城人,唐代流寓御史,入云南后以文章教南诏子弟。相传南诏德化碑即为其所书;死后葬于苍山玉局峰。下联中的“鹫峰”指苍山;古文献中苍山又名“灵鹫山”。“鹤桥”即大理南门外的“双鹤桥”,有《双鹤开拓》的传说。“妙香古国”亦指大理。南诏、大理国盛行佛教,有天竺(古印度)僧人前来传教,多把古印度的地名移借过来,称大理为“妙香国”。妙香是从梵语“乾陀罗”的译意而来,乾陀是“”,罗是“”的意思,就是说大理“多生香气之花”。这与大理多奇花异草的自然生态环境相符合。文献楼还另有一名联:

      百二河山双鹤拓;

      千秋文献一楼存。

      原来的文献楼毁于1960年代,现在看到的文献楼为1999年在原址新建,范围比原楼有所扩大。“文献名邦”的原匾被移到城内文庙悬挂;楼旁的垂柳景观亦已消失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