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零容忍”整治扶贫腐败 项目程序全公开

17.05.2016  17:09

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加大力度管好扶贫资金、完善制度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净化扶贫环境,“零容忍”整治扶贫领域腐败行为。

该州在开展“六个严禁”专项整治工作中,成立严禁领导干部违规使用扶贫资金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扶贫部门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带头自查自纠,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通过改进工作作风,完善工作制度,落实精准扶贫措施,不断提高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水平,确保扶贫资金安全和效益发挥。

在完善制度机制方面,实行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5种形式,全面推行扶贫项目资金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实现所有扶贫项目和资金信息“透明”。州委、州政府督查室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年度重点督查事项,分别对全州8个县市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和建档立卡工作“回头看”、“挂包帮”“转走访”及派驻村级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专项督查,确保了全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贯彻落实。州县纪检监察机关以问题为导向,采取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到项目实地现场查看等方式,对全州6县市、18个州级部门和各县市215个乡镇和县直部门进行脱贫攻坚战责任落实专项纪律检查,着力发现和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折扣、搞变通,以及吃拿卡要、人为设障、阻碍拖延、弄虚作假等行为。州直部门纪检组织适时对本单位、本系统承担的扶贫开发任务进行监督检查,逐步形成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共同发力推进扶贫攻坚战责任落实的良好格局。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通过现场整改、挂号整改等措施进行专项督办,对75个问题进行了督促整改纠正,通报单位或问题19个。

此外,还重点整治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监督中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违反规定改变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违反扶贫资金分配、拨付和扶贫项目立项、审批程序等问题,严肃查处截留、挤占、挪用、贪污、套取、骗取等行为。

云南日报 记者 黄鹏 张登海 通讯员 李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