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云南省文化建设 云南中华文明研究会成果累累

12.03.2017  22:20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李红鸾 云南中华文明研究会作为一个学习型的研究会,近年来在开展学术研究的同时,也探索文化课题,在抚仙湖水下遗址、云南重大考古发现及其世界影响、云南土司制度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为搭建云南中华文明研究交流平台和云南省文化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云南中华文明研究会的努力下,随着研究的深入,抚仙湖水下遗址文字符号和图案与国内外早期文明起源的关系越来越明显,关系越来越密切,证据越来越充分。在《云南史前史》的课题研究中,研究会提出了重要的结论,不研究抚仙湖水下遗址,就不可能破译云南乃至全国岩画基本内涵的秘密,也不可能知道中国古代铜鼓包含着青铜时代巨大的信息量,更不能体悟和揭开从抚仙湖水下遗址到岩画记史时代,再发展到青铜时代乃至方国时期一脉相承的秘密。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早期在远古云南,文明的起源地在远古云南。倘若要搞清楚中国的早期历史,必须研究抚仙湖水下遗址。

    学会还与云南摩梭文化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共同编写《中国摩梭人》。配合元江县傣学会共同完成了国家课题《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元江(红河)流域傣族的关系》,完成了5个子课题,占总课题任务的90%。组织召开了岩画研讨会,向中国岩画研究研究中心介绍本会的研究成果。在玉溪古滇国研究年会上,介绍抚仙湖水下遗址与滇国历史文化的渊源关系。根据考古证据和文献记录,研究并提出句町国的政治中心在云南广南县。经过比较研究,认为娅王文化有地方性和变异性之别,云南壮族地区的娅王文化具有史诗性质。

    在完成研究课题的基础上,研究会还编写出共200万字的《2014-2015云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书,协同《盘古文化与大王岩画研究》、《李昆声文集》、《云南纸币》等一系列著作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据悉,2017年,云南中华文明研究会将推出如《红旗引路》、《誓言铿锵》、《云南名人》、《中华民族起源》、《云南史前史》等一批新的研究成果和书籍。

编辑:黄頔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