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建成救灾物资储备点23个 确保灾民12小时内得到救助

13.05.2015  11:03

    记者昨日从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获悉,去年,全市争取省级资金200万元,用于县、乡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共新建和改扩建乡镇(办事处)救灾物资储备点13个。这些救灾物资储备点,利用实物存储、协议储备和能力储备等多种方式,增加救灾物资储备数量和品种,确保灾民在12小时内得到基本救助。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救灾物资储备点23个,每个县区均有1000人以上的救灾应急队伍,救灾应急能力建设全面加强。

  为让受灾群众能在第一时间紧急转移到安全场所,按照“因地制宜、保证安全,平灾结合、易于通达,就近避难、便于管理”原则,全市充分利用公园、广场、体育场馆、学校操场、公共绿地等设立应急避难场所。截至2014年底,昆明市共建有应急避难场所225个,实现了所有县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覆盖。

  为提高群众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全市力推“三小工程”建设,及时为每个家庭每户发放1本防灾应急小册子,共发放应急小册子183万册,让市民一目了然掌握防灾减灾小常识,同时,为全市每个家庭每户发放小应急包,目前共发放35万个;各县区组织机关、乡镇、村(社区)开展各类防灾应急小型演练176次,群众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今年以来,盘龙区、富民县、石林县、禄劝县、寻甸县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灾害,造成20736人受灾。民政部门向受灾地区发放衣被2110套,发放其他生活物资25.32万元,确保灾民有饭吃、有水喝、有地方住。截至目前,全市投入资金1850万元,有效解决冬春期间灾民口粮、衣被、取暖等方面困难。(昆明日报 记者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