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沿金综改区建设成效显著 县域三级金融成最大亮点

27.11.2015  10:28

云南网讯(记者 罗浩)11月26日,记者从云南省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两周年情况通报会上获悉,云南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简称沿金综改区建设)启动两年以来,紧扣打造云南金融全方位开放合作发展新格局的核心定位,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地方金融创新亮点频现。

据省金融办主任刘光溪介绍,取得的成效包括县域三级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迈上新台阶、跨境业务取得新突破、金融组织体系建设获得新进展等。

县域三级金融成最大亮点

为着力解决县乡村三个层面的县域金融客观需求,云南积极开展县域三级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大力培育发展县城“三民金融”、乡镇“三基金融”和乡村“三农金融”。刘光溪介绍,目前县域三级金融已成为云南沿金综改区建设中的最大亮点,云南全力提升金融贴近县域、贴近基层、贴近小微的服务便利化水平,促使金融服务重心下移下沉下放,数次得到了人民银行的充分肯定。

截止目前,全省共批县域金融复试点县55个。已经设置乡镇以下简易便民服务网点和流动服务网点2878个,布设ATM、POS等各类电子机具17.4余万台,服务覆盖1.4万个行政村,“村村通”覆盖面达98 %。“三农”金融服务试点范围扩大到了全省129个县市区。

跨境业务累计结算2645.53亿元

据悉,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自2010年7月启动试点以来,已累计结算2645.53亿元,业务覆盖40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3家企业办理了跨境人民币贷款合同登记,4家跨国集团企业完成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及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备案手续。建立边境金融支付服务点20个,发生人民币交易业务 8531笔,方便边民开展小额取款、汇款、查询、刷卡消费等跨境支付服务。

境外设立的首家法人机构老中银行 税前利润约53.86万美元

试点实施以来,全省外资银行增至7家,机构数量与种类在西部12省区中排名第三;富滇银行与老挝外贸大众银行合资设立的老中银行成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的首家法人机构,目前实现税前利润约53.86万美元,并积极在磨丁筹建分支机构;太平洋老挝合资证券公司成为我国在境外的首家合资证券法人机构。全省已设立3家财务公司,村镇银行达44家。地方新金融组织发展1347家,成为支持地方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全国首个中缅货币兑换中心和外籍人员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站成立

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新进展。”刘光溪说,全国首个中缅货币兑换中心和外籍人员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站在德宏瑞丽成立。货币兑换中心每周定期发布并7×24小时滚动播发人民币与缅币兑换的中间指导价,逐步形成缅币兑换的瑞丽指数;外籍人员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站为外籍金融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投诉处理服务。中国农业银行泛亚业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营,搭建人民币对周边国家货币报价平台。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昆明离岸业务创新中心今年正式揭牌,将云南作为资源配置和促进发展的重点地区,推动人民币周边国际化。

刘光溪表示,下一步,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将加强规划引领,增强工作系统性与针对性,加快金融对外开放步伐,积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金融服务中心。同时,用好用足现有政策,积极争取其他政策,充分体现政策效益,形成沿金综改区建设云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