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积极搭建完善与周边省区、国家交流合作机制和平台顺畅规则收获果实

08.01.2015  18:14

在2014年11月召开的中国云南省与印度西孟加拉邦合作论坛第十次会议上,滇印双方签署了《2014昆明声明》,就务实开展滇印产业合作,推进中印互联互通,加强文化、教育、旅游合作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经过12年的培育发展,该论坛不仅成为中国与印度之间唯一一个常态化的省邦合作机制,更走过探讨的10年,进入行动的10年。

而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简称GMS合作)框架下,云南以电力贸易为重点深化与次区域的能源合作,如今,云南电网与越南、老挝、缅甸国家电网基本实现了互联互通。

积极搭建与周边国家交流合作的机制和平台,扩大对内对外的宽领域开放,云南在规则之路上,可以说体会得深、行动得早,日益收获到了累累的果实。

机制平台推动经贸繁荣

在昆明,一年一度的泰国节可谓热闹非凡。每年都会前来凑“热闹”的李欣是泰国节的常客。2014年的泰国节她挑到了心仪的泰国民间手工摆件,还品尝了不少泰式美味,这个节她过得心满意足。

和李欣一样,许多昆明市民已经习惯了与泰国商品、泰国歌舞零距离的生活。而每年都会有的东南亚国家商品展等活动,让人们对这些国家的人和物日益熟悉并产生了亲近感。

在有着22年合作经验的GMS合作中,云南作为中国参与其中的主体省份,不断探索出符合各国利益的双边合作机制。云南已经与次区域国家相关地区先后建立了“云南—泰北合作工作组”、“云南—老北合作工作组”、“中越五省市经济走廊合作会议”、“滇越边境五省协作会议”、“滇缅经贸合作论坛”等双边合作机制。通过定期轮流召开会议,协商解决相关问题、促进交流、增进友谊。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合作机制和合作平台日趋健全和完善,成为优势互补、深化合作、扩大开放、创新合作模式的重要平台。

这些平台所带来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云南对东盟贸易和投资的稳步增长。据海关统计,2014年前3季度,我省与东盟贸易进出口额达620.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53.7%,占全省外贸总额的比重达49.2%。近几年来,云南对东盟的贸易保持着全省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

而在对外投资方面,来自商务部门的数据显示:2014年1—10月,全省新批境外投资企业54家,对外实际投资83904万美元,同比增长14.35%。截至2014年10月底,我省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已达494家,对外实际投资累计达42.3亿美元。这样的成绩一直在西部地区保持领先。

而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吃着来自缅甸的西瓜、芒果,来自泰国的山竹、榴莲,喝着来自越南的咖啡,自驾车到周边国家享受假日时光;同样的,泰国的普通百姓也吃上来自云南新鲜的瓜果蔬菜、欣赏云南的鲜花,云南出口的日用百货、手机、家电很受缅甸人欢迎……在各种互利共赢的机制和平台下,各国人民享受到了通关便利化带来的丰富的进出口商品,享受到了出境旅游的便捷省心。在这样的平台下,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变得实实在在、触手可及。

共建规则开拓合作空间

第二届南博会期间,泛亚金融开放合作暨孟中印缅要素市场经济峰会举行。本次会议被南亚各国视为金融合作的重要节点,来自泰国、缅甸、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不丹等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证券交易所和银行机构代表纷纷参与其中。

“深化中国与泛亚国际金融开放合作,就是要通过建立政府间和民间的国际金融合作机制,推动各国政府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探寻适合经济走廊次区域发展的国际区域金融合作模式。”省政府金融办主任刘光溪如是说。

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深化、沿边开发开放等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推进,云南正积极携手泛亚区域深化金融合作,着力推动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向云南和昆明集群、要素市场向云南和昆明集中、结算中心向云南和昆明集聚,更好地发挥金融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互联互通、交流合作的支撑作用,增强国际经济竞争力。

金融舞台上演精彩大戏,而云南开放平台建设更是历久弥新。这其中,会展大平台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

昆交会让云南与多个国家建立了稳定的进出口商品交易平台,并惠及周边多个省(区、市);旅交会向世界展示出这片七彩热土,吸引海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从南亚国家商品展升级为中国—南亚博览会,云南与印度洋彼岸的联系变得更为直接和顺畅。

在优越的地缘、人缘、文缘的基础之上,云南肩挑两洋、联通内外,让“规则”有了更丰富的含义。

在第10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一带一路’连接交汇战略支点,为泛珠各兄弟省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深化合作构筑通道、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的声音久久回响。而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直通印度洋的独特区位,正在把泛珠的影响力向印度洋沿岸拓展。“通过云南这个连接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可以将泛珠合作的影响力从太平洋拓展到印度洋。”广东省社科院一位专家这样表述。

在互联互通、内外兼顾的需求中,规则从来不是阻碍。相反,有了各国、各区域互利合作的准则、共同协调沟通的愿望、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规则变成了打开国际、国内合作的一把“万能钥匙”,它能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创造更多的机遇与价值。

来源:云南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