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云南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解读

04.12.2015  14:02

美编 张维麟 制图

日前,《云南省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标志着普查主要任务已全面完成。近日,云南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我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进行深入解读。

云南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普查,获取大量常规统计难以取得的基础资料,摸清了我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查实了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和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个体经营户的发展状况。全省经济“家底”摸清,二、三产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此次普查“刻画”了5年来我省经济发展变化的图景。从普查公报主要数据解读看,全省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经济活动单位大幅增长

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五年来增长56.4%。2013年末,全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9.17万个,比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时增加6.91万个,增长56.4%;产业活动单位27.48万个,增加8.52万个,增长44.9%。单位数增长主要来自于企业增长。2013年末,全省拥有企业法人单位11.96万个,比2008年增加5.37万个,增长81.5%,占全省各类单位总数的比重由2008年末的53.7%提高到2013年末的62.4%。

内资企业阵容继续扩大。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11.86万个,比2008年末增加5.35万个,增长82.2%。

行业集聚特征明显。五成以上单位集中在三大行业。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4.51万个,占23.5%;批发和零售业4.18万个,占21.8%;制造业1.72万个,占9%。在129.08万个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55.92万个,占43.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5.11万个,占34.9%;住宿和餐饮业12.00万个,占9.3%。

企业资产总额达9.59万亿元。201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9.59万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9倍。其中,第二产业企业资产总计占全部企业资产总计的25.2%,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占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