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泸西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六提升”抓实小餐饮小作坊小摊贩食品监管

22.12.2015  21:58
 

2015年,泸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多项措施开展食品小餐饮、小作坊、小摊贩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抓实安全培训,提升履职意识。 为提升食品小餐饮、小作坊、小摊贩经营者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让他们对加强食品安全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组织约谈会、法律知识培训会等,分批次对“三小”经营者分类培训。目前,已举办食品质量安全培训3期,约谈3次,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达160余人次。

二是抓实监督检查,提升监管效率。 对证照齐全的经营户,督促亮证亮照守法经营;对食品质量抽样检测合格、符合申办《食品流通许可证》基本条件的,督促当事人及时办理许可证;经现场核查,对不具备食品安全条件或食品样品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予核发许可证,并责令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且存在安全隐患的,依法取缔;对生产企业原辅料进货、查验、过程控制等进行重点监管。通过检查,共纠正不规范行为15处,发出责令整改书18份,因索证索票不全,销售过期变质食品行政处罚 18起。

三是抓实证后监管,提升自律意识。 结合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督促指导经营户健全管理档案、要求小作坊、小餐饮单位建立生产销售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食品安全公开承诺书、食品安全管理等自律制度;制作《现场检查笔录》、《监督意见书》提示业主在生产、加工食品时应注意和需要防范的问题;目前为止,共检查小摊贩235户次,小作坊45户次,小餐饮店165户次。

四是抓实乳制品监管,提升安全意识。 强化对现制现售生鲜乳饮品的监管,严格市场准入,严格过程控制,严格抽检监测。现制现售生鲜乳食品的经营者要具有稳定、可靠的奶源,配备必要的杀菌、冷藏设备,依法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经营的产品品种仅限于巴氏杀菌乳和发酵乳。共检查鲜奶吧4户。

五是抓实措施落实,提升整改实效。 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对现场制售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食品经营户依法严肃处理;严厉查处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经营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督促企业按时报送有关信息,内容包括布局流程、生产状况、产品及出厂检验情况、产品接受监督检查情况等内容,及时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切实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共提出整改意见856条,收到整改报告125份。

六是抓实应急机制,提升防控能力。 根据监管档案,对辖区已备案的285户食品小餐饮、小作坊、小摊贩生产经营状况和产品进行分析,对产品质量不稳定、易反复、风险高的进行重点监管;对可能存在的区域性、行业性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由事后整治变为事前预防。要求辖区对所有食品小餐饮、小作坊、小摊贩建立健全快速反应预警机制,特别是针对媒体电视等曝光与本行业本产品有关的新闻内容时,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迅速开展自查,为确保食品安全打下良好基础。

来源: 红河州泸西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