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乡环境在行动】昭通:“四城同创”奏响和谐曲

08.10.2016  13:37

整洁优美的昭通望海公园。

蓝天下,白云间,山环水绕、稻香荷艳,昭通坝子风光旖旎。文庙、辕门口、江西会馆,一座座风格别致的建筑传承着秦开五尺道以来的历史辉煌;集贤街、司马巷、云兴街、挑水巷,一条条古韵焕新的街道映照着乌蒙革命老区的时代风采……

创卫生城、创园林城、创平安城、创文明城的“四城同创”。今年以来,昭通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要求,围绕“把昭通建设成滇东北城镇群一颗璀璨明珠”目标,以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作为工作的根本点和出发点。以规划为统领,紧扣建设和管理两大主题,主攻规划、建设、管理、服务4个关键。以昭通中心城市昭阳区整治“两违”建筑为突破口,在全市全面开展“四城同创”行动;在农村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齐心协力提升人居环境的大合唱。

破困局

攻坚克难整治“两违”建筑

盖房子比种庄稼来钱快。”曾一度是昭阳区的流行语。

昭阳区城市建设中违规违法建筑大量衍生、繁殖,特别是老213公路沿线城乡结合部,大量突击建起来无人居住且无门窗的房屋,严重影响了昭通市城市形象。”对中心城区“疯长”的“两违”建筑,多次到昭通检查指导工作的省领导提出了批评。

昭通市中心城市昭阳区城市建设中的“两违建筑”究竟有多严重?

据昭阳区提供的一份调查材料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心城市规划区违法违规建筑高达500多万平方米。如此多的“两违建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采访中,昭阳区区长陶毅介绍,客观原因主要是昭阳区在纳入城市规划建设进程中,没有给城郊群众批建房用地指标,而群众家庭人口基数增大需要建造房屋,所以也就“”出了许多违章建筑。主观原因是部分群众受利益驱使,想在城市规划建设进程中获得“补偿”。

调查资料显示,昭通中心城区“种房子”乱象存在“五种类型”:一是乱建乱搭,二是非法交易,三是少批多建,四是批东建西,五是未批先建。受利益驱使,部分群众在大肆抢建、偷建、续建、扩建中,很多是一夜之间就抢建出来,群众戏称为“隔夜楼”。

两违”建筑“遍地开花”,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制约中心城市发展的顽症,干部群众反映强烈,尤其是三城办事处的违法建筑可谓“见缝插针”,严重影响了昭通的对外形象。“两违建筑不整治,上愧对党组织,下愧对人民群众。”昭通市委、市政府决定下大力医治“顽疾”,破解困局。

昭通市委、市政府认为,昭通市城镇化进程中,特别在中心城市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关口期,整治“两违”建筑是绕不过、回避不了的课题,这既是平民愤之需、也是维民利之举、更是安民心之策。

不得罪违法乱纪的人,就势必得罪遵纪守法的人;不得罪极少数违法人员,就势必得罪广大人民群众。‘两违’建筑整治这块‘硬骨头’再难啃,也要向非法利益格局宣战,向违法违规者开刀。”“横下一条心、立下愚公志,实现城乡大变样。”2014年1月,昭通市委常委、昭阳区委书记江先奎在“两违”整治动员大会上,代表昭阳区向全市600万名干部群众、向全社会作出了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