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四届人民政府第一次常务会提出 建成全省“双创”引领示范集聚区

14.04.2017  10:41

昨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喜良主持召开市十四届人民政府第一次常务会,决定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释放创业创新活力,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加速成长,打造昆明经济发展新引擎,努力建成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区、示范区和集聚区。

会议传达学习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2017年全国、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和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传达学习近期国务院和省政府常务会议精神,通报关于2017年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情况和安排近期安全生产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不断加强政策集成,强化开放共享,创新服务模式,促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型支撑平台快速发展,进一步释放创业创新活力,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加速成长,打造昆明经济发展新引擎,努力建成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区、示范区和集聚区,打造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创业创新发展高地。

在推进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机制创新,优化创业环境: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坚决破除阻碍创新、限制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体制约束和政策瓶颈,营造均等普惠发展环境。要坚持需求导向,激发创业活力:以人为本,切实破解创业者面临的资金、信息、政策、技术、服务等瓶颈问题,最大限度释放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要坚持政策协同,鼓励先行先试:加强部门与地方政策联动,确保创业扶持政策可操作、能落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充分调动地方、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业创新经验。要坚持开放共享,推动模式创新:加强创业创新公共服务资源开放共享,实现创业创新要素跨地区、跨行业自由流动。推动各行业创新商业模式,建立和完善线上与线下、境内与境外、政府与市场开放合作的创业创新机制。

通过实施一批激发创业创新活力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具有市场活力的创业创新支撑平台,形成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为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新动能。力争到2020年,全市市场主体总量比2015年增长40%以上,其中小微企业总数比2015年增长50%以上;“十三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超过50万人以上;全市各类孵化载体达到100家,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初步建成覆盖全市各县(市)区的创业创新孵化培育体系;每年新增各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培育引进一批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机构。基本形成创业主体大众化、创业载体多元化、创业服务专业化、创业活动持续化、创业资源开放化的生态体系。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议题。(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杜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