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鞋垫背后的故事

25.01.2016  02:54
送上祝福和问候 赠送锦旗 真情相拥 促膝长谈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近日,云南省腾冲市妇联一行带着杨会春老人缝制的300双亲情鞋垫到武警云南森林总队腾冲中队看望官兵,向官兵传达了杨会春老人的良好祝愿,感谢官兵为维护腾冲市生态资源安全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慈母手中线,兵儿暖心窝。在边陲要地滇西腾冲,森警官兵每隔三年都会收到一次上百双的手工鞋垫,有时还有几双千层底的手工布鞋,千针万线绣着各种精美图案,结实耐用。20多年过去了,送鞋垫和布鞋的人总是托人转交且要匿名,这些鞋垫究竟出自何人之手,成了官兵们心中多年难解的谜团。

  12月初,在腾冲市妇联的帮助下,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送鞋垫者是腾冲市芒棒镇张家村一位叫杨会春的老奶奶,是位86岁的老党员。得知这一消息后,中队官兵被深深感动了 ,主动向党支部提出探望这位从未谋面的拥军妈妈。

  腾冲的冬季,蓝天白云,艳阳高照。指导员欧阳运俞带领4名班长骨干、2名老兵代表在妇联的指引下乘车近2个小时,来到了老人的居住地。步入一个简陋破旧却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农家小院,小院大门、围墙全是红砖砌成,院里和屋地板是具腾冲文化气息的火山石铺积而成,屋内的家具摆放整齐有序,望眼整个家里,只见老人床柜上摆满了服用的各种药瓶,唯一有点现代气息的就是一台破旧的21寸彩电和一只电饭煲。

  官兵与杨妈妈在院中央落座闲聊,班长陈健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动情地说:“老妈妈,我在森警中队8年,穿过你亲手缝制的鞋垫,那是我穿过的最好最温暖的鞋垫,我们森警中队全体官兵感谢您!”当指导员欧阳运俞将一面绣着“警民一家人”的锦旗送到老人手中时,杨妈妈腼腆地笑了:“当年要不是来解放军,我恐怕早已不在人世了。你们保卫祖国不容易呐,我老了,做不了大的事情,只有做点表表心意的小事情。我现在只有教育好儿孙听党的话,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才能报答你们,报答党和国家喽。”许多发自肺腑、朴素无华的感恩报恩的话,既是自勉,也像是教育在场的官兵,令人闻之动容。20多年过去了,老人一直没有忘记是谁给了她“新生”,用捐款、支援抗旱等实际行动报恩。几十年如一日,她坚信自己的默默付出是一位党员该做的事。

  聊天中,老人的孙子杨新逵告诉官兵,奶奶20多年前就开始一针一线纳鞋底,做一双鞋需要一个过程:奶奶常常在冬季比较干燥时就开始准备,从山里采泥土浆,用旧布打“布壳”,然后一层层粘好晒干。过了年后,再剪出鞋样,并用新一点的布做鞋面,一双鞋通常一个晚上就可以纳好了。

  此时,老人再次起身回到自己的卧室,掀开床垫拿出刚绣好的10双鞋垫,递到战士手中说:“这些鞋垫啊,你们拿回去在床下多压压,压平了穿着才舒服。”战士们接过老人的鞋垫,泪水沾湿了衣襟,唯有以一个标准军礼向这位拥军妈妈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礼物虽小,但情深意重,穿上这双鞋垫,我们一定要在警营中建功立业,不辜负杨妈妈的殷切希望!”上等兵xxx动情地说。(徐自祖 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