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真实民情才能真正代表群众”

03.03.2015  12:01

      □ 本报记者 黑毅鹤

      “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要善于‘接地气’,深入农村基层掌握最真实的民情、民意,才能真正代表群众,才能更好地为群众做事。”弥渡县代表团的杨志国出生于农村,在基层“摸爬滚打”了20多年,讲起基层的工作经历,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从学校毕业后直到2003年,杨志国在弥渡县农村当了整整10年的中小学教师,随后,他在县城机关工作了短短数年后,于2011年被调到弥渡县新街镇担任镇长,2012年12月起,担任该镇党委书记。从农村到县城、再回到农村,这段独特的经历促使杨志国对城乡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新街镇总人口5.4万人,下辖12个村委会,107个自然村,烤烟、蔬菜种植和奶牛养殖是该镇传统的经济支柱;新农村建设项目不多、基础设施较为滞后、邻近县城的区位优势没能得到充分发挥,以上便是杨志国上任伊始新街镇的状况。“如何进一步提升新街镇农业的产业链?”“如何改变新街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杨志国和镇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开始实施新街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计划:2011年年底,新街镇开始实施海坝庄工业园区建设,先后引进“双胞胎”、“正大”、“老土罐”等饲料和农产品加工知名企业落户园区,一个“年产饲料百万吨”的饲料加工基地雏形已经形成,已建成投产的企业有效地解决了当地近千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2011年起,新街镇多处筹措资金,大力实施中心村、中心集镇、示范村建设,建成1个绿地公园,1个文体广场。如今的新街镇,每个村庄都实现了路面硬化,宽阔平坦的道路两侧绿树成荫,毗雄河边还建起了风景宜人的滨河公园,村民的生活环境大为改观。2014年,新街镇的工业总产值达7.99亿元、农业总产值达5.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87元,呈现出“群众生活稳步提高,人居环境极大改善”的良好态势。

      “作为人大代表,首先要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把握好群众关心的问题,多加调研,才能提出好的建议。”杨志国说,今年两会期间,他打算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