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首个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在金宝山落成 首批187位捐献者姓名镌刻石碑上

11.04.2017  10:02

市民向捐献者纪念碑敬献鲜花 都市时报 记者张悦/摄

  昆明信息港讯·都市时报 记者汪雨春 7日下午,云南省首个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在金宝山落成,首批187个捐赠者的名字镌刻在石碑上,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生命的离去和重生。

  该纪念园由云南省红十字会和金宝山艺术园林共同建设,旨在弘扬“器官捐献,生命永续”的现代人文理念。

  搭建纪念、缅怀、瞻仰的平台

  7日下午3点,“云南省人体器官捐赠者纪念园”(以下简称纪念园)揭幕仪式在金宝山艺术园林举行,纪念园由云南省红十字会(以下简称省红十字会)和金宝山艺术园林(以下简称金宝山)共同建设。

  揭幕仪式上,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董和春介绍了云南省器官捐献情况:截至目前,累计有900余人报名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2013年至今,实现捐献187起,其中捐献器官574个,眼角膜308枚。

  诺仕达集团副总裁田军在揭幕仪式上说,金宝山秉持“生命公园”的理念,对有价值的精神生命进行传承和弘扬,人体器官捐献实现了生命质量的提高和延续。金宝山和省红十字会合作建设纪念园,为公众和捐赠者家属搭建一个纪念、缅怀、瞻仰的平台,向社会弘扬捐赠者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

  石碑上捐献者名字将会逐年增多

  揭幕仪式上,大红幕布落下,《生命交响》主雕塑呈现。“生命交响”是一组高4米、宽6米的不锈钢雕塑,寓意五线谱的曲线造型,上面的叶片寓意音符;旁边的三组铸铜雕塑,用拟人化的艺术形式表现大提琴演奏,与五线谱相互呼应,歌颂生命的互助和共生。

  纪念园除了主雕塑外,还建有名录石碑、简介碑、活动广场和绿化花园。朱勇、李红文、李华……共有187位器官捐献者的名字被刻在名录石碑上。纪念园落成后,名录碑上的名字将会逐年增多。

  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的离去,也代表了一个、两个甚至多个生命的重生。看着亲人的名字被刻在石碑上,捐献者家属和器官移植受者很是感动。

   儿子脑死亡 七旬母亲答应捐器官

  去年,孙女士的哥哥脑死亡,70多岁的孙母答应捐献儿子的身体器官,儿子的肾脏和肝脏在别人身上延续,一家人很是欣慰,孙母也报名加入器官捐献志愿者。她说:“如果将来离开人世,自己的器官可以用就捐献出来,不行就捐赠遗体。

  赵女士作为一名器官移植受者代表来到现场,如今的她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教书育人。看着捐献者名录,赵女士泣不成声,她视捐献者的家人为亲人,虽然未曾谋面,但她打心底里感激。自从患上肾衰竭后,赵女士一家陷入绝望,2016年4月,合适的肾源出现,赵女士一家的生活重新燃起希望,手术4个月后,赵女士康复出院,这一切全靠器官捐献这个平台。

  揭幕仪式的最后,到场的相关领导、嘉宾、家属、志愿者一一向捐献者纪念碑敬献鲜花,表达敬仰和缅怀。

  金宝山文明祭扫新风尚被点赞

  田军介绍,2017年,金宝山清明文化节的主题是“生命之光· 美丽金宝山”,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美丽”。即:景观之美、人文之美和家园之美。彩色风车、红伞林、桃花林,以及色彩斑斓的各色植物将园区装饰得美轮美奂。文化广场展出了70余位先贤和楷模的人生故事,这些载入史册的生命之光,吸引了前来扫墓的市民驻足观看。而纪念园则可以归类为家园之美,与“边纵英烈广场”、“忠诚卫士英烈广场”、“忠魂园”等一起,共同组成具有教育意义的精神境界。

  文明祭扫方面,金宝山为市民提供了免费的小水桶和毛巾,用来擦拭亲人的墓碑,这种兼容传统与现代的方式受到了广泛欢迎。金宝山还提出了“寄情黄丝带”、“雅韵追思”音乐纪念等低碳环保的纪念方式,受到普遍好评。

编辑:黄頔责任编辑:徐婷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