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版膳食指南 省一院专家教你做健康“吃货”

31.05.2016  12:28

    一日三餐该吃些什么?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给出权威解答。其中一般人群膳食指南针对2岁以上的所有健康人群提出6条核心推荐,分别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现状

    云南人膳食结构

    不合理现象突出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洪晶安主任指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与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昆明市居民在营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就早餐而言,云南人早餐常食用米线或面条,营养单调,优质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缺乏;脂肪和盐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呈升高趋势。另外,膳食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谷类(主食)食物摄入总量下降,动物类食物尤其是畜肉摄入过多,烹调油和食盐摄入水平居高不下,饮酒率增加,年轻人饮料消费增多导致添加糖摄入量明显增加,并缺乏运动。

     解读

    吃鸡蛋别扔蛋黄

    不少人担心吃鸡蛋胆固醇超标,不敢多吃鸡蛋,吃鸡蛋也扔掉蛋黄。新版膳食指南提出,不要扔蛋黄了。

    国外一项关于胆固醇摄入与冠心病关系的系统综述表明,即使胆固醇摄入量达到768mg/日,也未发现胆固醇摄入与冠心病发病和死亡有关。洪晶安指出,对健康人而言,每天吃1个鸡蛋,带来的营养效益远高于其所含胆固醇的影响,没必要在意1个鸡蛋中的200多毫克的胆固醇。建议每日吃1个鸡蛋,蛋白蛋黄都要吃。

     每天多喝两杯水

    此前指南中强调全民日均饮水量应达到1200ml,新版指南调整为1500ml~1700ml。

    洪晶安认为,饮水不足或过多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饮水应少量多次,要主动,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水。在高温或身体活动水平增强的条件下,应适当增加,同时考虑补充淡盐水。

     糖量控制在25克以下

    新版指南首次建议,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约25克以下。

    研究发现,过多摄入含糖饮料或添加糖可增加出现龋齿、2型糖尿病、肥胖和血脂异常等风险。对于儿童少年来说,含糖饮料是添加糖的主要来源之一,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此外,新版指南提出份量概念:比如1份蔬菜规定为100克,相当于成人单手一把或双手一捧的数量;1份肉为50克,相当于成人手掌心的大小及厚度;1份油为10克,相当于1个家用瓷勺容量。

     推荐

    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

    每日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

    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克。

    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

    每周吃鱼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类280~350克,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克。

    优先选择鱼和禽。

    吃鸡蛋不弃蛋黄。

    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每天烹调油2~30克。

    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克。

    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

    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

    多回家吃饭,享受食物和亲情。(昆华)

编辑:孙瑞婷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