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36公里的“抗战血路”

07.07.2015  18:04

    这是航拍的滇缅公路第一桥漾濞大桥遗址(图中新修大桥旁水中的礁石为当年漾濞大桥残存的桥墩遗址)。记者刘潺/摄

     新华网云南频道 一个只有2万人的县城,为了修建和守护仅36公里的道路,要付出多大代价?抗战时,一段少为人知的“血路传奇”在云南漾濞县上演:全县动员修滇缅公路,妇女儿童都上工。战火令该县人口减少多达三分之一,仍全力支持抗战。    

至今仍保留完好的滇缅公路漾濞段。记者刘潺/摄

    一个只有2万人的县城,为了修建和守护仅36公里的道路,要付出多大代价?抗战时,一段少为人知的“血路传奇”在云南漾濞县上演:全县动员修滇缅公路,妇女儿童都上工。战火令该县人口减少多达三分之一,仍全力支持抗战。

这是航拍的滇缅公路漾濞段遗存的胜备桥。记者刘潺/摄

    一个只有2万人的县城,为了修建和守护仅36公里的道路,要付出多大代价?抗战时,一段少为人知的“血路传奇”在云南漾濞县上演:全县动员修滇缅公路,妇女儿童都上工。战火令该县人口减少多达三分之一,仍全力支持抗战。

记者在采访漾濞县当年参加修筑滇缅公路的当地老人。记者刘潺/摄

    一个只有2万人的县城,为了修建和守护仅36公里的道路,要付出多大代价?抗战时,一段少为人知的“血路传奇”在云南漾濞县上演:全县动员修滇缅公路,妇女儿童都上工。战火令该县人口减少多达三分之一,仍全力支持抗战。(完)

点击进入专题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