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抗战 云南记忆]中国远征军作战历程(中)

16.08.2015  09:49

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获得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胜利——

①中美特遣队研究密支那进攻路线

②中国驻印军在兰姆伽训练

③何应钦关于空运远征军物资的电文

④蒙巴顿专程飞往缅北战场祝贺孙立人

⑤中国驻印军进入缅北胡康河谷

□殷俊燕

安纳吉姆”计划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后,一部分西进印度,一部分辗转撤回云南。1942年5月,从缅北退入印度的中国远征军新22师、新38师,奉命开赴比哈尔邦的蓝姆伽整训。8月,重庆军事委员会下令成立“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任命史迪威为总指挥,罗卓英为副总指挥,从此这支军队称为“中国驻印军”,并先后从国内空运5万兵力补充。

1943年8月,英、美首脑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会议,为加强协调作战,决定成立东南亚盟军司令部,以英国海军元帅蒙巴顿为总司令、美国将军史迪威为副总司令。蒙巴顿提出了反攻缅甸计划并最终得到盟国确定。该计划大致就是由中国驻印军从缅甸西北角发动反攻,由云南的中国远征军配合,从北向南推进。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制定了代号为“安纳吉姆”的反攻缅北作战计划,以保障开辟中印公路(中国昆明-印度雷多)和铺设输油管。计划从印缅边境小镇雷多出发,跨过印缅边境,首先占领新平洋等塔奈河以东地区,建立进攻出发阵地和后勤供应基地;而后翻越野人山,以强大的火力和包抄迂回战术,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夺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最终连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

反攻缅甸主要是三条战线:一是胡康河战线。史迪威、郑洞国统领中国驻印军和一个美军突击师,驻防胡康河谷以西,以利多为基地;二是滇西战线,卫立煌指挥滇西远征军20个师,以保山为基地;三是英国的宛河战线,英国第14集团军,以英帕尔为基地,并向下游阿拉干山脉延伸。

1943年春,中国派郑洞国赴印度任新1军军长,辖新编22师、新编38师、新编30师,配备全美式装备,积极准备反攻缅北。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经过1943年的整训,完成了反攻缅甸的部署。1943年冬,中国与美、英盟军发动了缅北、滇西反攻战役,拉开了抗战大反攻的序幕。

胡康河谷战役

胡康河谷位于缅甸西北角,是雷多通往密支那的必经之地。1943年初,日军以第18师团防守缅北,其司令部设在密支那,以第55、第14联队驻守胡康河谷,以孟关、新平洋为重要据点,修建了大量的防守工事。中国驻印军于1943年3月任命新38师师长孙立人为进攻胡康河谷的前敌司令官,率令新38师114团向胡康河谷进军,消灭胡康河谷之敌,掩护中美工程队修筑中印公路。

1943年3月20日,114团击退日军,在卡拉卡、唐卡一线建立前沿阵地,揭开胡康河谷反攻战的序幕。

1943年10月24日,中国驻印军主力新38师和新22师,越过那加山脉向胡康河谷发起三路进攻。10月29日,新38师112团一举攻占胡康河谷日军最大的据点新平洋,并攻克了克宁边、拉苏家、瓦南关等据点,打开了进入胡康河谷的北大门。11月初,敌18师团长田中新一急调其第56联队增援,被我军击退,形成对峙。12月,孙立人率114团增援,与敌激战七昼夜,全歼于邦据点守敌400余人,取得于邦大捷。1944年元旦,中印公路通车至新平洋,史迪威将指挥部也推进到新平洋。

1944年1月,日军第55、56联队退守胡康河谷内的达罗至太白加一线。我新编第1军新编第38师、新编第22师,分兵两路向南进击,2月1日新38师攻占太白卡,向塔隆河挺进。塔隆河是孟关的要冲,夺取塔隆河才能直逼孟关以解决胡康河谷之敌。日军虽依靠坚固的河防工事顽强抵抗,但终被我军出其不意,迂回包围。经过激战,我军肃清了塔隆河地带的敌军,在胡康河谷中心地带取得全线胜利。塔隆河一战,是我军进军以来一次较大的战斗。

日军第18师团后撤,改变防御部署,占据胡康河谷中心地带的孟关和瓦鲁班地区,企图引诱中国军队进攻工事坚固、地势险要的师团司令部所在地孟关,而以主力从右翼包抄中国军队侧背,一举歼灭,掩护其第15师团进攻印度英帕尔的作战,破坏我军反攻缅北及打通中印陆路交通的全部计划。中国驻印军以新22师主攻、新38师两个团策应,对孟关守敌形成夹击之势。战斗开始后,新22师在廖耀湘的指挥下,于3月5日攻入孟关,并迅速南下;新38师主力于2月9日从太白卡出发,向东作远距离迂回,先后攻克清南卡、马高、拉树卡等30多处日军据点,进入瓦鲁班以南地区,完成了对日军第18师团的全面包围。

随后,我军兵分两路进攻激战,将胡康河谷的日军全部肃清。胡康河谷战役共歼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车辆。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