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界:小微“创客”投融资路径探寻

25.03.2015  13:01

  事实上,小微“创客”并不缺乏投融资渠道,而市场型投融资渠道也相当丰富、活跃,小微“创客”投融资难题始终没有解决的原因主要在于政府、投融资体系以及小微文化企业自身。

  偏高偏大的政府帮扶倾向

  近10年间,我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场膨胀和政府扶持,各级政府在文化企业投融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或通过专项资金,或通过国资注入,亦或是通过借贷担保,形式多种多样,数额也举足轻重。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帮扶的作用在破解小微“创客”企业的投融资困局中并不凸显。

  从最直观的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来看,在资金发放数额上,2013年国家财政部下发总额为48亿元,安徽省为1.45亿元,而合肥市为2500万元,可见地方政府安排资金比例相较中央政府明显偏低;在财政资金所扶持的项目类别上,各地专项资金普遍集中在园区建设、出版传媒、影视制作三大模块,中小型项目占比明显较少;此外,在申报门槛上,许多地区要求文化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甚至更高。

  以上3种现象反映了当前政府扶持力量集中在国家层面的高度,扶持项目也倾向于规模大、投资额大的企业,使得作为文化市场主体的小微文化企业只能对政策型投融资通道“望而却步”,“枝繁而叶不茂”怪相也由此而生。

  “虚胖”的文化投融资体系

  自2010年《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的指导意见》出台至今,整个投融资体系已经规模很大、结构很全,但这只属于“虚胖”。从2009年全国第一支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到2013年底,全国先后成立了103家文化产业基金,总规模达1408亿元;近年,各类资本已经涌入了《中国好声音》等一大批文化产业,也投出好项目。

  值得思考的是,各类活跃的资本面对小微文化企业却又迟迟按兵不动,其根源在于各机构协作机制尚未建成,整个投融资的生态系统还存在关键性缺漏。

  其一是投融资信息平台缺乏,小微文化企业的投融资需求无法及时传递给各类金融机构,两者间缺少联姻的鹊桥,譬如:仅笔者在网上所见到的各级文化产业项目库就超过50个,这其中不少项目库不仅没有与金融机构串联,甚至连项目发起单位的联系方式都没有,除国家文化产业项目服务平台外,几乎所有项目库都常年不更新,成为“僵尸项目库”;其二是投融资风险评估系统及控制机制建设迟缓,知识产权评估、文化产业项目保险等服务于投融资的机构整体发育不良,使得大量小微企业裸露在没有依靠、没有保障的环境下寻求融资,而各类资本为规避风险只得驻足观望。没有容器没有管道,“金海”掀起千层浪也难解小微文化企业融资之渴。

  “单薄”的小微文化企业

  企业项目多而不精,创意天马行空、项目华而不实的问题广泛存在,没有技术创新作为支撑,又缺乏高质量的文化选材,同质化问题严重。

  在众筹市场,2014年新增平台78家,全国众筹平台总数增至116家,而如此急速的扩张之下,各大众筹平台筹资成功的项目总数却停滞不前,活跃投资人数甚至出现负增长;在微电影等领域,小微文化企业同样盲目而急躁,数量与质量成反比的现象普遍存在,前景堪忧;管理运营方面,企业员工管理松散、分工模糊不清、财务系统漏洞百出,更有甚者对投融资渠道及操作流程都毫不知情,少了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并且管理混乱的小微文化企业何谈融资?

  政府要压低帮扶重心

  政府应当将小微文化企业培育的工作重心压低,一方面,研究并设定地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的下限。在这方面,可以参考国外经验,我国也应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文化产业扶持资金投入至合理比例;另一方面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划定小微文化企业扶持资金的“红线”,确保一定比例的扶持资金预留给高成长性小微文化企业;同时,加快推行2015年财政部关于取消小微文化企业净资产规模及申请金额比例的举措,降低准入门槛;此外,针对文化产业扶持类项目倾斜的问题,积极探索资金的分类申报与发放,在帮扶小微文化企业投融资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产业调控功能。

  金融系统要放远目光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间接融资总额14.6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84.7%;直接融资总额2万亿元,仅占社会融资规模的11.7%,当前的社会融资结构就要求金融业继续扩大文化产业资本市场规模,使之与高速发展的文化产业相匹配,为小微文化企业投融资保有资源。还需引起重视的是对投融资平台的整合升级以及投融资服务的环境优化,积极鼓励、探索社会投融资模式,由政府牵头,建立全国性的综合文化产业项目库及小微文化企业分库,整合项目评价、信用评级、版权评估等保障功能,营造良好的小微文化企业投融资生态。

  企业要踏实脚步

  小微文化企业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参加政府及社会组织提供的培训、对接等公共服务,多向了解并选择投融资路径,理性而高效的寻求资本注入。在企业发展方向上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认识产业发展趋势,脚踏实地地进行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形成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战略思维,积极探索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运作和向传统产业注入文化基金的形式,避免同质化、空洞化,培育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再“守株待兔”,依靠内生动力破解投融资难题。

来源:投融界